蔡阿男
(福建晋江陈埭民族中学,福建 泉州 362211)
对刚踏入初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对地理知识与生活经验了解与积累相对有限,导致其在地理课堂中难以理解较为宏观、抽象的知识与概念。相较于板书授课形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更能够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充分吸引学生专注力。教师可在课堂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希沃白板与多媒体设备以多样化图片与动态画面展现抽象的地理概念,在培育学生地理素养、增强其形象思维同时强化他们对知识理解与印象,逐步提升地理课程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收集教学资料来完成备课环节,既能有效提升教师备课效率,更能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为学生营造丰富、有趣教学氛围,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紧跟先进教学理念发展,将信息技术工具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地理魅力。举个例子,以《地球的面貌》为教学案例,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工具“希沃白板”来开展课程,白板中“地理”学科工具能够直观展现地球的面貌、海陆分布与板块运动等,相比传统教学形式,希沃白板工具更能吸引学生兴趣,帮助他们直观认知地球。在讲解“世界的海陆分布”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希沃白板信息技术教学工具演示地球海陆分布的动态图像,使学生清晰理解分布特点。接下来带领学生观察白板上七大洲形状图片,并提出问题:“请大家展开想象力,说一说七大洲各像什么动物”给予学生充分讨论时间,有学生积极回答道:“南美洲像一个倒立三角形,而大洋洲是一个大五边形”通过引入希沃白板增加地理学习趣味性。基于欢乐、有趣的学习氛围,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我国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多样化地形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图片同时分析地势特点,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关于“海陆变迁”的视频,如纪录片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优势。
微课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重要形式,教师要将地理知识重点与难点体现在微课教学中,并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将下节课预习内容利用互联网平台传输给学生,如QQ、微信与微课、在线教育平台等。学生在课前能够借助手机、平板等便携式信息技术工对知识加以理解与掌握。微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降低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得地理学习成为零负担。学生可在课堂学习中巧妙观看微课视频,掌握学习要点并解决易混淆知识点,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思维的清晰化。举个例子,在教学《世界的气候》相关知识时,学生要基于雨林景观、热带季风景观、热带草原景观与热带沙漠景观思考这些气候的差异及其原因并要学习四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其中包含多个零散知识点,会让初中学生猝不及防,学习起来找不到头绪。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整理知识点,将看似混乱的知识点分好类,在三五分钟时长的微课引导下,打消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让微课成为初中学生地理学习中的一个灯塔,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地理微课堂对学生吸引力。微课也要运用到学生课后复习中,针对地理大量的知识点,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有效开展课后复习,部分老师对于此类情况,通常鼓励学生通过题海战术加以复习,但据教学实践表现此法的效果不佳,甚至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造成影响。通过微课可以针对性布置课后复习任务,学生能反复观看理解不深的知识点微课视频来巩固复习,使得学生记忆更加牢固,复习效率大大提高。
在传统初中地理课堂实践中,板书式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联想,过于枯燥繁多的知识点要依靠学生阅读教材来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积极性受到打击。基于新课程教学理念,初中地理教师要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制作能力与视频剪辑能力,将先进多媒体幻灯片与视频引用到地理授课中,吸引课堂学生注意力,有利于打破沉闷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整体学生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处于思维发展阶段,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颖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学恰好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举个例子,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了解地区》为教学案例,老师可利用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制作章节授课幻灯片,将原本枯燥的概念与晦涩难懂的理论利用直观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现给学生们,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整个章节学习涉及到多个地区自然特征、人口状况与经济特征。其中诸多联想内容仅靠学生的想象力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这时教师应利用声画结合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授课。发挥多媒体技术便捷、快速等特点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信息技术幻灯片课件学习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初中地理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可通过发挥信息技术资源优势拓展学生视野,构建信息技术微课教学体系巩固学生知识,并借助多媒体幻灯片等信息技术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保证信息技术软件与工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