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2020-12-08 14:23:46李莉沂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李莉沂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希贤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一、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小学是构建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重要基础阶段,网络信息技术全面普及,信息获取渠道广,方便获取信息,小学生很容易由于对信息分辨能力低,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扰,冲击其思想,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人类的道德行为在现实过程中,有他人监督,进入网络虚拟世界后,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小学生释放天性,形成双重性格,导致人格缺失,甚至会表现出犯罪的倾向。网络是虚拟世界,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责任和压力,不良信息真假难辨,鱼龙混杂,降低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网络监管,创造适合小学生健康发展身心的网络环境。近几年网络游戏盛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逐渐转化为虚拟的人机交往,不利于小学生人际能力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挑战

信息技术极大的便利和丰富日常生活,但其信息复杂,包含垃圾信息和负面新闻等,对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影响不利。因此,提升小学生辨别和判断信息的能力,是目前处在网络信息背景下,帮助小学生正确选择信息、合理利用网络的目标。

小学德育教育的挑战主要来源于多样的信息资源、新奇的网络环境、家长纵容学生上网以及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教学虽有不足,但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刺激感官,便捷获取社会信息。例如: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使小学生适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德育教育,避免其沉迷网络,促进小学生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一)创造优质网络环境,建立德育网页

学校建立班级网页,按照功能版块划分为风采展示、班级概况、教师寄语等多个窗口,班级全体成员和教师共同建设绿色班级网页,加强师生联系沟通,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开拓视野,对国际重大事件和全球新鲜事一一了解,宣传班级文化,有效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探索欲、求知欲,积极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依据现有德育教育资源构建德育网站,需要优化总结小学生心理变化和特点,根据德育网站区别于传统的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长期性特点,建立德育专题网站,为更好创造德育教育提供良好条件。例如,《燕子》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寻找关于燕子的视频、图片、声音,刺激学生感官;课堂讲解文章,着重强调生动有趣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春天的景色因为燕子的点缀更加美丽,培养学生喜爱自然的情感,达到教学目标。

(二)开设网上论坛,促进德育网络学习

为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积极建设德育网站,开设网上论坛,在论坛里定期网上服务,开展精彩活动,展示教师与学生在班级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出谋划策,积极解决问题。为学生勇于诉说心声,实事求是,从根本解放思想在网络论坛上讨论,学校可将学生ID隐藏,根据讨论内容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解决学校学生的思想问题。另外,在虚拟网络论坛环境中学生可以大胆提出问题,思维活跃,有利于教师改进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学习《可贵的沉默》,教师课前准备与《可贵的沉默》相关的典型案例,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家长的不易,怀着感恩的心体谅家长的辛苦,探讨交流如何做力所能及的小事为家长分担压力,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这种网络交流方式,不仅提高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拓宽交友范围,提升专业网络技能,从而全面综合发展学生能力。

(三)重视网络德育内容

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策划课外主题活动。利用寒暑假以及节假日开展动漫制作和计算机网页创意大赛等课外活动,为打造家庭、社会和学校良好联合氛围,避免由于假期时间长使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发生,丰富课余生活,陶冶情操,提升小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2.利用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在学校学习,课堂时间占比最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端正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态度,训练其掌握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正确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3.必要约束技术和管理。有害信息无孔不入,教师不可能完全阻挡有害信息对学生的侵入,但在课堂中教师掌握主动权,能够最大程度杜绝有害信息。所以,学校要为建设科学健康的现代化网络教育资源系统贡献所有力量,及时更新维护,不断完善软件环境,创新学习设施,为德育教育提供支持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学以德育教学为关注点,基于网络时代背景查漏补缺,迎接挑战和机遇,开展德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