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施途径

2020-12-08 14:23:46曾晓莉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曾晓莉

(江西省赣州上犹县城区幼儿园,江西 赣州 341200)

一、微时代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必要意义

(一)满足当今时代人才需要

高素质人才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创造力、智力较普通人高度发展。社会中高素质人才缺乏,而社会性与创造力、智力、非智力方面有密切联系,因此从幼儿入手,重视培养幼儿社会性,为社会人才工程打造好基础至关重要。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将淘汰不能适应幼儿教育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因此,家园共育陆续开通微博、微信幼儿园网站以及邮箱作为新的教育工具。微时代下,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有效沟通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和互联网软件实现。微时代下现代幼儿园家园共育新模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家庭与幼儿园真正互动,图文并茂的呈现多元化主题,多角度参与,向家园幼儿园共育模式注入出新的时代活力。

(二)满足当今社会领域幼儿园教育存在问题的需要

以往幼儿园需要家长配合工作,家长主要起辅助作用,只是被动顺从要求,主体地位缺失,忽视主动参与。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密切接触孩子,幼儿园教师是除了家长以外与幼儿接触最频繁的人,家庭教育应与幼儿园教育合力促进发展幼儿社会性。幼儿园要与家庭形成互补同步教育,在双向互动中,巩固家长主体地位,转变教育理念,携手共同提高科学育儿水平。

(三)满足幼儿的成长需要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容易形成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充满孤独感,丧失为家庭贡献力量的自信。因此,家长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很有必要,找准侧重点,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从社会性行为、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着手,培养幼儿品质、个性、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园家园共育应积极探索朝着深层次发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微时代下,让家园与幼儿园教育观念达成一致,实现双向互通有无,满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需要。

二、微时代下幼儿园和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帮助家长科学育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1.由于幼儿家长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教师、园长、专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向其传授科学育儿知识,可以将家长分类开办层次不同的小型讲座,讨论与讲课相结合分别授课。

2.幼儿园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座谈会、交流会,让家长互相沟通、互相启发,摆事实、讲观点、谈经验,教育有方的家长可做骨干发言,向其他家长传授教育经验。

3.开展亲子活动。例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达人秀”。

4.幼儿园各个班级门口设置各式各样的“家园联系栏”,总结每周教学内容、教育方式、饮食卫生等等。为了和家长有效配合,还可以将实践工作材料进行整理,供家长揽阅。

5.教师收集日常生活学习幼儿微笑瞬间,拍摄记录,将照片整理上传朋友圈家里成长档案,家长和教师都有权限修改或上传照片、添加文字。由此家长和老师能够实时掌握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强化幼儿园与家园共育。

(二)整合社会资源,增强社会体验

社会公共场所有公园、广场,社区资源有邮局、银行、学校等等,这些完善的设施为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提供场所。幼儿园可以采用“请进去、走出来”的方式,丰富教育活动。例如:定期开展消防演习,让幼儿近距离感受消防官兵的伟大;带领幼儿参观向往的小学,树立目标;邀请爱好足球的家长与社区足球俱乐部教练一起教幼儿踢球。

(三)利用网络和家长保持沟通交流

微时代下,幼儿园可通过QQ、微信等通讯工具与家园共育,实时传达幼儿园通知、家长需求、以及双方沟通幼儿情况的信息,实现家长与幼儿园双方无障碍沟通。比如新入学的幼儿,家长往往不放心,想要急切了解孩子的入园情况,教师发给家长拍摄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照片,缓解家长情绪焦虑,加强家园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获得家长理解支持后,引导家长站在幼儿角度挖掘幼儿优点,帮助家长科学育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使其更配合教育幼儿的工作。为了确保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幼儿教育,教师要与家长达成共识,在思想认识和教育理念上达成一致。部分年轻家长工作繁忙,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参与各项家园教育活动,幼儿园借助移动网络构建沟通平台,促进家长和幼儿园、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时代下幼儿园与家园共育模式是一种图文并茂、形式丰富多彩,记录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日常生活学习情况的互动模式,此模式为家长和幼儿园提供便捷的沟通,良好的教育体验。幼儿园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家园幼儿园共育模式,促进家庭与幼儿园发挥价值和功能,使家长和教师更加便捷自由参与到幼儿教育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