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8 14:23:46张子朋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张子朋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中心小学校,吉林 长春 130400)

一、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情况

(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不广泛

在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还是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将课堂变成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所以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也并不好,学生对阅读的学习也没有积极性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造成这种阅读课堂氛围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太过传统,教师并没有实施太多教学方式的创新。所以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势以及价值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也得不到体现,教师死板的利用教材和传统方式教学的现象还占据着小学语文课堂的主导,这样的教学形式并不利于学生对阅读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与兴趣的提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并没有机会得到太多的应用,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不能得到太多的培养,影响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自主学习所占课堂的总时间较少

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实施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拥有自主探究阅读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将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教师的实际教学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实施,教师还是将自己讲解知识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只给学生很少的时间让学生理解吸收和探究,教师这样的教学就会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不到培养,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也没有在语文阅读的课堂上得到太多的应用,影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明确其在课堂占据的地位以及时间,明确良好的实施方式,保证对学生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课堂时间,保证学生得到自主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实际应用

(一)有助于实现高质量语文课堂的创建

在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学习,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阅读知识。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向和角度分析文章,让学生能够得到正确阅读分析思路的学习。例如,教师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探究,让学生掌握正确探究文章的思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问问题: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文中都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中,就可以让学生学会对文章的分析,由浅入深,先总结出文章表现的内容,再对深层次的情感进行分析。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就能够根据教师的问题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探究,实现对于阅读内容的自主学习,教师也能够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二)让学生自主对阅读中的语言进行理解

学生在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时,不能只是对阅读的内容以及情感进行分析,对于阅读中包含的字、词、句学生也要加强分析,分析出文章这一处这样描写的优势,学生在不断对阅读的细节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自然也就会得到提升。学生通过自主对阅读中的细节之处进行并分析,最终实现对全文的深入理解。例如,教师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出几个词语让学生进行分析,在学生自主分析后就能够感受到其中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中的我“迫不及待”的想要让父亲看到我写的诗,这表达了文中的我什么样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字词的分析,最终实现对阅读的透彻理解。

(三)对学生自主阅读思路进行指导

自主学习模式在阅读中的应用,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对文章阅读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给学生适当指导的方式,让学生更准确地形成阅读文章的思路。教师在阅读中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文中有哪些不常见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心思想进行概括等等,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文章的思路,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结

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展现,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进行阅读中主要思想以及阅读细节的探究,最终让学生完成对阅读内容的全面具体分析,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