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探究

2020-12-08 14:23:46欧阳欢岚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欧阳欢岚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水北新区幼儿园,江西 抚州 344000)

教师要通过信息化教学让幼儿自由地将他们的天性释放,让他们成为游戏活动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在幼儿教育中,各教师应该科学的响应时代要求,抓住幼儿教育中的每一个契机,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并提高现教学质量。幼儿教学还要根据其年龄特点进行、注重孩子智力教育和其他能力共同发展,注意观察孩子动态,并通过合适有效的方式帮助幼儿。通过信息技术的优点有效地帮助幼儿在健康环境下成长,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游戏活动教学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启蒙阶段。目的在于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促使孩童在健康环境下成长。游戏教学的方法较为适用于幼儿,幼儿的年纪还小,要教会幼儿深度的学习方法很有难度。要找到适合幼儿学习的方法,再把知识在日常教学的实践中一点点渗透给幼儿。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幼儿的童年中,丰富的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开拓思维、发展智力、更能带给幼儿童年的欢乐。在幼儿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游戏活动,以带领幼儿做游戏的方式去引导其学习知识,让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从而使得幼儿学习到的知识会牢固且不易遗忘。

比如,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教学一首歌不难。让幼儿跟着老师唱歌是一种途径。往往由于教师示范唱歌的表现力不够,导致向幼儿唱歌的时很可能会忘记歌词或者是唱歌缺乏感情的情况,如此学习的歌曲唱起来会显得平淡无味。比如在学唱《头发、肩膀、膝盖、脚》时,这是一首有关身体部位的歌曲。教师需要体现下载好这首儿歌的音频,并借助互联网搜集资源,将其配备的舞蹈视频也下载下来,作为备课的一部分。首先,可以先给幼儿们介绍一些身体的部位小知识,带幼儿认识身体部位时可以带领幼儿边说边指。其次,播放音乐,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魅力。再次,结合视频舞蹈,让学生跟随视频以及音乐动起来。教师一边轻唱着儿歌带着幼儿慢慢地边做动作边唱歌,引导学生两两结对观察“对方是否指错身体部位”等等。运用互联网技术做游戏可以增加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他们通过这种游戏教学的方式学会的唱起来会显的生动,活跃,有感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在孩子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幼儿阶段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幼儿在上幼儿园前都是和家人接触,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方式比较单一,幼儿没有很多机会去和其他同龄孩童接触,不会有很强的集体意识。幼儿在幼儿园中和同龄的孩子一起学习、玩耍,是培养其集体意识的重要阶段。信息技术能够整合资源,为培养幼儿集体意识提供途径。幼儿往往难以区分“好”与“坏”,教师可以通过早教视频、或者正能量的短篇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比如,幼儿园的每个活动桌子上都会有很多的玩具,幼儿可能会出现争夺玩具的情况。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玩具太少,或者看到其他小朋友玩一些玩具很开心,自己也想要,会直接伸手去拿。幼儿刚进入集体生活,不会分析,也不会辨清对错,会产生争执,教师要及时纠正他们不对的行为,教导他们要谦让,并教会他们用礼貌的需要去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观看《小猪佩奇》动画的节选,其中小猪佩奇想要弟弟乔治的玩具时会有礼貌地说“乔治,可以把你的玩具借给我玩一会儿吗?”乔治点头答应了,佩奇才接过乔治的玩具,并说了谢谢。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的短视频引导幼儿的行为。当幼儿自己的玩具太少可以说“我的玩具太少了可以借你的玩具玩一会儿吗?”。教师在教幼儿的过程中要有十足的耐心,引导他们学习和其他人用语言交流,让他们学会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让幼儿逐渐认识集体的概念,增强幼儿集体意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避免幼儿情感依赖

现如今,幼儿年龄小往往对教师,与父母的依赖性强。幼儿对教师依赖心理有利也有弊。利的一方面是幼儿对于教师不会有抵触或者是逃避心里,便于老师和他们敞开心扉的交流,发生他们不懂的事情或者是心里不开心可以让老师及时开导;弊的一方面是幼儿过度的依赖教师,幼儿往往一遇到什么事情,第一时间会想着找老师解决,长久一来,会让幼儿在遇到麻烦事不会独立思考。在幼儿教育上,教师在和幼儿建立情感基础同时,避免他们对老师依赖心理的产生。幼儿教育就是要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幼儿的行为。教师可以整合动画片,以及音频资源,感染幼儿,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

比如,幼儿在玩耍时经常会摔倒,不同的教师对待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教师会在幼儿摔倒的第一时间把幼儿及时的扶起,并且会语调温柔地问:“有没有哪里摔伤?”“哪里疼?”等,但有一些教师会用一种稍显严厉的方式来处理,她会先给幼儿一个肯定鼓励的眼神,然后说.“你是一个很勇敢的孩子对不对?可以自己站起来的,老师相信你!”教师先让已经摔倒了的孩子自己站起来,当幼儿自己站起来后,教师再去问他的情况,并且对这种行为给予表扬:“你真棒,不用老师帮忙就可以自己站起来,有没有哪里摔伤或者摔疼了啊?”同样的一件事情,用不同方式来处理,他们呈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为每一名幼儿建立数据表,将严厉和鼓励行为分别用“正”“负”号替代,观察幼儿在接下来一周的行为表现的是自主多还是依赖多,再根据数据借助信息技术绘制折线统计图。分析哪一些幼儿给予鼓励会刺激其自主能力的发展,而另一部分幼儿则是给予严厉会刺激此自主能力发展。第一种处理方式:教师关心幼儿,但教师如果一直是这样对待幼儿,其对教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第二种处理方式:教师用鼓励的眼神和坚定的语气,锻炼幼儿自己做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再对其交流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