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白舍镇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000)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阅读教学,将阅读作为开展语文教学的根本基点和基础所在,明确阅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重视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阅读中能够“阅有所感,读有所悟”,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而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还不够完备,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学生通常是毫无目的、没有方向的进行阅读,浅尝辄止。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问题导入阅读内容,给予学生一个阅读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进行阅读。进而利用这些问题的设置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悬念,调动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能够以积极、主动、自觉的态度来开展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充分的思考,充分发挥出阅读的启迪效果,使得学生感受到阅读的美。
例如,以《草船借箭》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例如“题目中的‘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借’呢?”“用的是什么手法呢?”“从这其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人呢?”通过这些问题,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开展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方向。同时利用提问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继而通过文章内容来了解到诸葛亮的智慧与胆识,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又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前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草塘吗?”然后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使得学生能够满怀着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开展《可爱的草塘》的阅读。如此,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巧妙导入阅读内容,引入教学知识,就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提升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通过多媒体来创设阅读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快速融入阅读之中,进而有效地提升阅读的有效性。通过创设情境,使得阅读能够更加的富有趣味性和真实,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信息,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习《特殊的葬礼》时,教师可以首先在黑板上写下“特殊的葬礼”这五个字,而后对“葬”这个字进行特别标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看到这个字时,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联想到了什么?请谈一谈对这个词的理解。”学生在思考后回答:“‘葬’的最上方是一个草字头,中间是一个死字,让我想到了人在去世后,盖上草席,埋藏在草丛中。”教师:“是的,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标题名为《特殊的葬礼》,那么这个葬礼特殊在哪个地方呢?请各位同学阅读文本内容,找出举办葬礼的对象和举办葬礼的原因。”学生在阅读后能够初步地找出问题的答案:人们为菲格雷特塞特凯达斯瀑布举办了葬礼,因为瀑布即将枯竭,所以巴西人民为他举办了葬礼。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教师:“同学们想了解赛特卡达斯瀑布吗?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时空飞船,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980年。”然后用多媒体演示从中国坐飞机到达巴西的巴拉那河,来到塞特凯达斯瀑布,然后为学生播放录像片,并进行适当的语言渲染,引导学生朗读文章内容,在欣赏完塞特凯达斯瀑布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看到了那时候的瀑布,同学们都想说什么呢?”学生:“瀑布真美啊!”教师:“能不能选择一个词语来形容它呢?”学生在阅读了课文后回答:“雄伟壮观、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教师:“是的,可惜天不遂人愿,好景不长,伴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这个雄伟壮观的瀑布逐渐消失了。”然后用多媒体来呈现“现在的瀑布”,教师:“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怎么样的瀑布呢?你们能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呢?”学生:“奄奄一息。”教师:“是的,昔日的瀑布像一位身强力壮的青年小伙——雄伟壮观,而今天的他却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进而带领学生充分融入课堂阅读之中,在阅读过程中充分的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一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阅读的精心设计来导入阅读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得学生更有代入感,促使学生快速融入阅读之中,进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小学语文阅读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