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程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应家乡中心小学,江西 上饶 334100)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关系着语文教师自身发展,更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来看,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能力还有所欠缺,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来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分析信息的技术,它的出现使得教育教学活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便利。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的过程。作为一门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的教学能力,只有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才能实现专业化、高效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面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快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教学的更好发展。
加快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小学语文教师终身发展的先决条件。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共享,在这种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可以得到针对性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包括了专业基础知识、语文课程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等。新时代,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化教师,教师就必须主动去学习。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教育信息技术,认识到教育信息技术在自身专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要善于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学习。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教育信息技术查漏补缺,利用网络资源来弥补自身不足,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求助,实现读书自修,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从而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1]。
教学信息化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掌握信息化能力。目前来看,虽然信息技术已经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但是要想发挥信息技术应有的作用,教师就必须熟悉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教学[2]。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通过教师个人对一个主题下的相关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反思,使得教师个人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更好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可以让教师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育信息技术下,各种学习资料、数据库不断出现,尤其是专家系统的出现,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帮助。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对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仅仅依靠教师个人是不行的,还需要寻求专家的帮助,只有不断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技能的形成[3]。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通过网络聆听专家,将自己变成“学生”,以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将这些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转化成为自己的技能。
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每年都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供了便利。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进行远程教育和网上培训相结合,这也符合了现代化教育改革趋势[4]。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教育信息技术,与优秀的教师、专家进行互动,互相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另外,教师要依靠教育信息技术,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并迅速投入实践,并在网络上公开交流和探讨,以此促进专业化发展。
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到的促进作用,借助教育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化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同时,教师还可以聆听专家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吸纳成功的教学模式,并应用到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深化专业技能,进而更好发挥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