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曹华
(乌兰浩特市职教中心附属幼儿园,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由于心理和生理年龄的限制,能从事的活动比较少,所以导致在园内的生活十分的琐碎重复,然而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德育培养和习惯养成。例如,礼貌用语,早安晚安的问候,在得到帮助时要礼貌地说谢谢,在给其他人造成困扰时也要说对不起,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可以有效地增加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意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例如,在用餐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来要求幼儿在饭前要洗手,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进餐习惯,在幼儿进餐时要引导幼儿独立进行,不掉米粒、不剩饭菜、不挑食。可以在幼儿进餐时为幼儿播放一些节约粮食的动画,在每日进餐期间滚动播放,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养成正确的用餐习惯。用餐完成后,幼儿要独立收拾餐具、漱口。在午睡过程中,可以教育幼儿自己动手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独立意识。在从事户外活动时,培养幼儿不管是上下楼梯还是喝水都要排队,不能拥挤,确立自身和同伴的安全。幼儿而由于身心发展并不完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教师要随时抓住有效的契机,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渗透德育教育,塑造幼儿的人格和品格,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是效果。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在游戏中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完成知识的统一和内化,而且幼儿的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十分丰富,这为教师的德育渗透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所以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鼓励幼儿不争不抢、互谦互让。在活动器具数量不够时,要引导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合作,学会分享。在竞赛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幼儿明白很多任务并不是独立可以完成的,大家共同努力、团结一心才会取得胜利。同时在幼儿进行一些比较有难度的游戏活动时,个别幼儿会产生一些畏惧心理,教师在这时就可以引导幼儿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激发幼儿的爱心。同时,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表扬幼儿的勇敢。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也不要因为幼儿的惧怕情绪将活动内容设置的过于简单,要增设一些稍有难度的游戏活动,借此培养幼儿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性格和品质。在角色扮演类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经典故事内容的重新复刻来培养幼儿善良、友爱、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在扮演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要适时的引导幼儿将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整理好,重新放回原位,将德育教育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个幼儿身上。
节日有着日常生活中所不能比拟的愉快氛围和纪念意义,在节日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更有效,更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内化。例如,“五一劳动节”,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意识。“教师节”,教师可以设置活动,鼓励幼儿体验一天小教师,从而使幼儿更好地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辛苦,培养幼儿尊师重道在精神。同时,幼儿在体验做小教师的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的热情,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十一国庆节”,国庆节时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我爱祖国”的红色活动,为幼儿讲述一些英雄事迹,普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相关有纪念意义的资料,使幼儿更好的了解到各行各业中的优秀人物为祖国所做的贡献,从而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幼儿的民族自信心,更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孝敬父母的意识,让幼儿学会感恩。节日是教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活动的重要契机,幼儿可以在节日的氛围中更好地感受到德育教育的精神,所以教师要抓住契机,适时地开展节日德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幼儿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长久而持续的发展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切实落实德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适时地向幼儿渗透德育观念,将德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在长期坚持的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德育观念,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规范的行为,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的浸入幼儿心灵,以促进幼儿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养成,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