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策略之我见

2020-12-08 14:23:46王爱朋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王爱朋

(河北省威县章台中学,河北 邢台 054700)

初中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求,将政治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放眼当前的政治课堂教学现状,我们在生活化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本人结合自己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课堂教学就会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所学到的也只能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有什么用、如何指导实践根本无从谈起。如何将思想品德课中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态积极地来学习呢?毫无疑问,联系学生生活导入新课是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或以社会热点话题、国内外重大事件等为契机,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如教学《我爱我家》时,可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这样学生就会深切体会到家长对自己寄予的殷切希望与深沉的爱。然后,再让学生列举一些家长爱护自己的实例。学生说完后,教师再因势导入:“这一切都融入了家人对我们的爱与期望,我们被家的温暖所包围,生活在幸福中。那么究竟什么是家?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家充满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让爱永住我家。”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力争使中学政治课真正实现生活化,让枯燥的政治课堂活跃起来、生动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效。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思想不受禁锢,灵感很容易迸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得以进行。轻松愉悦的环境很重要,但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也不容忽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依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以及个性,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受学生的喜爱,还能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

三、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现代化的技术丰富了教学的手段,扩充了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政治课的学习相对单调,需要借助多样化的形式传达课堂信息,以适当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很好地表达手段,多媒体就是在课堂应用的例子。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插入图片、语音或者视频,把抽象枯燥的理论更加浅显地表达出来,课件制作的精良可以给学生美的享受。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运用信息技术。采用何种教学形式,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要注意比较典型的素材,便于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式要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结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最为人诟病的便在于教师主宰着课堂,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桎梏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尤其是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底下充耳不闻、昏昏欲睡的现象极为普遍。课改活动中,我们要有效地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就不单要在教学目标与内容方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更要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结构,引导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在操作、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政治素养。譬如,笔者在讲授《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节的知识时,就组织学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根据自己每个月在零食、学习用品、书籍、交通、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情况,指出哪些消费是必须的,哪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并提出具体的合理消费的建议。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力争能够真正地当一个月的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父母的不易。家庭支出名目繁多,包括水电费、柴米油盐、孝敬爷爷奶奶、健康体检、体育运动、给车加油、按揭还贷等等。通过当家,学生掌握的就不仅仅是“绿色消费”“避免非理性消费”等理论名词,而是体验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掌握了实实在在的能力。

五、注重课后实践,加强生活化教学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工作也应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要将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活学活用,巩固知新。学习实践覆盖面很广,家庭生活、学校活动、社区劳动、实践调查,以及主题辩论、海报设计、知识调研、教室布置等,这些都是学生锻炼自己、发现自身特长、展现自己能力的好机会。这些实践活动当中,一些是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可以完成的,一些是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进行的,积极参与这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增长学生见识,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

六、教育评价生活化

旧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的问题,从评价目的上来看,对评价的评优、选拔和甄别功能过于强调,而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和帮助功能。从评价内容上看,评价偏重学科的学业成绩,而轻视综合能力;对统一标准过于强调,而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忽略;对结果评价过度重视,而轻视了过程评价。作为教师应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尤其是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既要在基础教育课程上有所反映,也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反映以此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教师要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打破过去以应试为中心的片面评价体系,并形成统一协调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总之,政治教学生活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政治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