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梅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山东 聊城 252000)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呢?我将从三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的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4.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材给出“我国土地使用情况”的调查,这一问题情境学生并不熟悉,难以理解。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三个学生熟悉的问题:1、学校应为学生定做什么颜色的校服?2、学校门口卖雪糕的老大爷该多进哪种牌子的雪糕?3、聊城市2009年的人均纯收入为多少元?让学生交流解决的方法,从而引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
教师在课前也要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汽车从聊城驶向200千米外的滨州,它的平均速度为100千米/小时,则汽车离聊城的距离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式是。”学生在解决此问题时理解题意发生偏差,作成s=200-100t。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分析s与t分别表示什么,此问题就迎刃而解。
课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不但能大大缩短教师讲授的时间,而且能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如:在教学《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时,我用硬纸板做了棱柱和棱锥,让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从而体会和感受几何体的概念。我还让学生课前每个小组准备十五个硬纸板做的小正方体,让学生通过剪开不同的棱,来自己寻找正方体的十一种表面展开图。再如学《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寻找具有轴对称性的图片;学习平行线时,为学生准备用小棒钉成的三线等等。这些课前的准备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大大节约了课上的时间,为学习研究新的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调动学生思维的几点做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才能使课堂高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多项式乘多项式》时,恰逢上海世博会的举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汽车从高唐出发,以a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经过t时到达济南。然后,汽车速度比原来增加b千米/时,行驶时间比高唐到济南多用w时到达上海。从济南到上海的行程是多少千米?”学生有了兴趣,因而思维也活跃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准备。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在课堂上实行A、B班对抗、小组加分的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板演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后,学生就会有一种表现的冲动,这时我们的教学就要注意一个必要的环节:课堂的训练,也就是学生的自动阶段。部分教师喜欢把训练的时间安排在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致使学生课余大量的时间埋在大量的作业中不能自拔,教师课余的大量时间消耗在作业的批阅上、精神疲惫。学生和教师就在这样恶性的循环中失去了学与教的兴趣。熟不知,课堂是最佳的训练时间。因此,每节数学课应当在教一教、议一议、练一练中完成,还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尽量让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越多,学生的自动越充分,课堂效果就越好。因此,课堂训练一定是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
新课程对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更加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对教师的指导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自然体现其必不可缺的指导性。在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首先必须具备适时性,例如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偏离了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引领学生回归“大道”,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保驾护航;比如学习《可能性》时,学生在掷硬币的游戏中乐不思蜀,教师及时的总结能引导学生从游戏结果中总结知识。
总之,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只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