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探讨小学语文五年级单元整合及习作教学的新途径

2020-12-08 14:23:46刘庆苓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刘庆苓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粥店街道过驾院小学,山东 泰安 271000)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前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虽然教育事业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但是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育和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创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一味地使用灌输式的教学课堂模式,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丧失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获取知识,造成学生难以发展自身的主动性,久而久之,自然会对语文教学产生反感和排斥,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就难以有效提高,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并且在目前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完整的教案,一般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才简单地进行备课,并不能针对性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这使学生也不能根据教案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语文知识过于零散、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二、单元整合及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做好课前备课

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课程开始之前进行备课,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也是单元整合及习作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和实施的基础。教师只有充分的备课才能更好地实现单元整合,以加强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草船借箭》这篇语文课文时,要在备课时提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重点解析文章主要思想。例如,在本文中的草船借箭的因果关系,如何实施,获得了怎样的效果,只有将这些知识点有效地整合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而理解文章精神。同时,教师如果在备课的过程中遇到了相应的问题,也可以与其他优秀的教师进行探讨,从而加强整合效果,使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能游刃有余,面对学生的问题更好的回答,帮助学生理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二)重视单元预习设计

单元整体预习的设计也是教师在进行单元整合的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首先提高对文章的自我理解和感悟,为进行更好的课堂交流奠定基础。例如,生字是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预习时,一定要让学生对生字生词进行排查和解读,通过自主理解或者查找字典等方式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学生在进行单元的整体预习时,由于每个单元所呈现的具体内容以及知识点是有所差异的,所以教师要对每个单元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理解和分析,从而加强学生的掌握。例如,教师在引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学生对自身难以理解的生字生词进行标记,然后教师在课上重点讲解,这会最大程度地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效率。

(三)明确单元教学主题

在小学阶段教师进行单元及整合与习作教学时,一定要仔细研读单元内容,明确单元主题,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从单元习作入手,可以结合语言表达等内容来对单元的主题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习作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幅秋天的图画,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主画画。学生之间分组合作,成员之间相互描述绘画内容后再进行创作。注意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课堂积累选择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在创作完成后组内成员之间进行分享和点评,取长补短,再进行修改。然后教师将图画和习作共同粘贴在教室中作为内容欣赏。在这个习作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内容来了解写作方法,从而强化写作主题,在本篇练习中的习作主题是引导学生利用具体的语文知识描述秋天,所以教师对这部分的习作教学进行整合时也要明确这个主题。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教学重点,明确单元主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单元整合的方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教育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在课前仔细研读教材内容,严谨备课,为学生做好单元预习设计,明确单元主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单元整合及习作教学,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单元整合和习作的新途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