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教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之我见

2020-12-08 14:23:46刘翔宇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刘翔宇

(焦作冶金建材高级技校 机电系机电教研组,河南 焦作 45417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热点渐渐转向关注人的问题,开始凸显“人的本质”、重视“人的价值”。21世纪以来,教育界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如何教会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团队合作、适应社会成为共识,受到各国教育界高度重视,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也日益提上日程。进入新世纪,一个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发达越来越依靠人才资源,特别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才,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细胞。在教育和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居于主体地位,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力量。当前中职学生主体作用严重缺失,表现为学生信心及责任心不足、团队合作意识差等。笔者试图从不同领域,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具体实践来发挥和增强学生主体作用。

一、以学生及家长为出发点引导教师提高思路转变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常常会抱怨学生难教。比如学生上课不听讲、偷看手机、实习课上要么不操作,要么乱动手、晚上熄灯后依然不睡觉、白天贪睡、顶岗实习不能吃苦、稍微不顺心就要离岗、就是毕业分配了也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果每个老师都去纠结以上问题那么教育教学工作会非常困难。但实际上每年很多职业类学校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很多学校采取了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过程办出了自己学校的特色。

很多考不上高中的孩子选择了职业学校其实依然是积极向上的表现。他们也是抱着向前看,向上走的心态来到的职业类学校。他们选择某一个专业也是经过思考的,他喜欢这个专业或者认为这个专业前途光明。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庆幸自己所教的专业有这么一些学生。这些学生把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在这个专业上,同时也是把希望寄托在了专业课的老师身上。老师的责任其实非常重大。我们不能抱怨学生的成绩差。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作为学生自从踏入学校的门也是想每节课都能听懂每天都有收获。作为学生家长一定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快乐的生活,认真的学习,将来学有所成能为家里尽一份责任。我们时刻都要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来开展教学工作。

话好说,事难做。我们既不能过分悲观也不能盲目乐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工作。

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别人看来也许有好有坏,在他自己看来大都是理所应该。简单的用好坏的概念来评判学生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长处,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进行引导。作为人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认可。作为学生更是希望能被老师赞许。有的学生体育好,有的学生字写得好,有的学生善于装配复杂的电路和机械等等。一定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互相学习,营造正能量蓬勃发展的氛围。

学生的正能量越多,责任心也会越强,专业课学习会更加努力,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行为规范会。

在家里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孩子优先。很少跟孩子提到责任。很多孩子的责任意识比较差。作为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的培养要从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来体现。比如打扫卫生,很多学生不太喜欢为公共卫生出力,但是每个学生也不愿处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里。这真的是很矛盾。所以对那些卫生做地好的同学就要大力表扬;对于只想享受别人劳动成果,却不愿出力或者敷衍的学生必须进行惩戒。小到班级宿舍卫生,大到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还有安全责任。实习课上每一步操作都要按照实习操作规程来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得优秀的工件或者满意的实验结果。有的学生安全意识淡薄,一来到操作室就开始乱动操作设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课前的安全责任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的学生一定要表扬。不按操作规程操作的学生必须立即停止错误行为,暂停实习操作。安全是一种责任,既是为别人更是为自己。

职校学生都有顶岗实习的经历。有些学生在顶岗实习一段时间以后就开始萌生离岗的念头。因为他不明白自己的责任和定位。职业类学校培养高技能的劳动人才。劳动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不论将来科技如何发展劳动都是必须地,只是劳动的形式会有所改变。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必须地,因为我们总是要努力解决前进中的困难。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这是对家庭尽的一份责任。制造优秀的产品,让用户有最好的使用体验是对社会尽的一份责任。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尽职尽责就是一种成功。

三、开展社团活动和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学会交往互动

职校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升学压力除了正常上课之外的时间他们往往会用来浪费,这时候学校以及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比如组织各种社团。比如体育社团。体育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学生里必然有体育的佼佼者,爱好者以及必须加强锻炼的同学把他们组织到一起。让他们进行各种体育比赛。

学生中也有一些喜爱文艺的,组织学生加入文艺社团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我们机电组的老师可以组织机器人社团,可以使用工业机器人设备。也可以用小型舵机来制作桌上机器人。

学生通过参加社团和技能大赛能很好地学习团队精神,为以后能在工作岗位与人很好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近几年,技能大赛受到普遍的重视。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大赛老师和学生走出校门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层次更高的技能人才。为了更好地参与大赛校内竞赛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机电类社团可以分成几个组,让组和组之间进行对抗。评出优秀的选手进行充分的肯定和奖励。让那些做得好的同学和那些学习程度差一些的同学组成“学习扶贫”的小组。让学生教学生。学生之间的沟通效果很多时候会优于老师。

四、考教分离,以企业标准检验教学效果,实施第三方考核

企业是用人单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衡量的。职校必须和企业对接。这当然要涉及校企合作的问题。企业的技师长期从事实践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当职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要让企业技师对学生进行考评。在考评中出现的问题正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进的。教师在学校教学的依据主要是课本。企业技师考试主要是根据企业实际。教师必须把所用课本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很好的融合。这当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定期参与企业实践必须做到教学与社会发展同步。

五、以就业为指导,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

有些同学能够看清自己的情况合理的选择企业。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对社会的需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有些学生看不清自己的特点。选择企业后,工作很短一段时间之后就不耐烦的要求学校再次联系企业,过不了多久又要求联系新单位。学校给学生提供帮助是应该的,但是学生频繁的更换单位会让学生的自信心降低,越来越轻看自己。这是家长和学校最不愿看到的。因此就业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就业指导不是就业前才进行指导。而是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进行指导。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培养企业意识。定期播放大国工匠的教育视频,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对岗位的尊重意识。

就业指导也渗透于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教师要把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求职能力、创业能力等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态度。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长来定位自己的就业目标。

总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主动探求,而不是被动接受。只要学生主动了我们所开展的一切工作都会变的主动;学生主动了,他们才会具备创新的能力,才会符合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学生成功了,学校才是成功的。让我们继续努力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