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

2020-12-08 14:23:46刘伟达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刘伟达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思源实验学校,江西 赣州 341000)

一、游戏化教学对小学体育的意义

抓好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打好学生体育基础,是整个学校体育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少年儿童的特点是易兴奋,自控能力差,自觉性差和没有耐性等;受到外界条件的小小干扰,都会分散注意力,而且对于一些重复过的或单调的练习极易产生厌倦感。因此,加强小学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十分必要。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避免给学生心理上带来压力,以至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应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充分调动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自主练习,让课堂变成乐园,让的僵硬的说教变成活泼的游戏,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的心理得以满足,寓学于乐,寓教于乐。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要把游戏化教学贯穿到课堂中,达成其目的,体育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游戏的特点。体育游戏是在结合人体基本运动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各种身体动作,再将其动作组合成运动的模式,并按教材的要求,创设情景和定出规则编成一种体育活动。同时它也是一种在有组织的情况下让学生充分发挥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活动。

一般的体育游戏都带有竞争性,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去进行竞争活动,能有效促进神经中枢的兴奋过程,大大地提升了练习的效果。同时也不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提供参与度。体育游戏极易开展,它不受选材、场地及器材等限制,只要我们的根据实际情况对游戏进行合理调整,就能随时随地灵活的开展体育游戏。

(二)体育游戏的作用

体育游戏无论在课堂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及结束部分都可以作为教学的手段,围绕着教学目标贯穿始终。它作用于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练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心理学提到,不同的情绪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对体育教学活动也同样如此,当学生对某个练习的游戏感兴趣时,其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就会迅速提高,运动状态处于较高水平,注意力高度集中,行为活跃,因此,在活动中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较为容易。

当游戏合理地创设了情景加以了规则,内容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更具形象性,更具思考性,惹学生喜爱。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去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同时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由此可见,体育游戏在我们体育教学中作用之大。

三、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游戏

1.在自然情景下设计自主游戏。自然情景安排一些学生日常最为喜爱的游戏,让其随心选择,自由组队,自主练习,人人参与。如:丢沙包、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等。这些游戏都是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去探索其技巧与奥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2.把技能教学改为游戏活动。教学中将一些技能类的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游戏形式包装起来,不但可加深动作的形象,更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前滚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学进行“我是一只小刺猬”的游戏练习,加深对团身动作的理解;如队列练习中的队形散开与集合可以改装为“金箍棒变大变小”游戏等。这样就会让枯燥的说教变为有趣的游戏活动,让教学的内容变得更为直观,提高教学的效率。

3.如何创编体育游戏。①在熟悉的游戏中加以创新。如在贴膏药这一传统的游戏中,可以把贴的方式改变,被追者先躲到两个同学之间为之安全,然后选择拍前或后的同学肩膀,拍谁谁就成为被追者。②将两种或多种的器械及动作科学合理的组合成为新的游戏。如把前滚翻和跳绳接力结合,让学生分组比赛,首先完成前滚翻,然后快速跑到指定地点完成规定的跳绳次数,最先完成的组为胜利者。③利用当下流行的网络游戏为体育游戏的背景,将电子游戏的故事情景融入体育游戏中,设计出时尚新颖的体育游戏。例如,障碍跑游戏,可以通过电子游戏“天天酷跑”的故事情节创设情景,并按照电子游戏中的一定规则,让学生体验电子游戏的户外化。创编更多的体育游戏,丰富体育课堂内容,让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越来越浓,养成长期锻炼的好习惯。

(二)科学合理的应用体育游戏

1.游戏和教学的相互结合应用。游戏与教材内容要围绕同一个教学目标相互结合起来。首先游戏在教学中起先导作用。通过游戏让学生获取接下来的教材内容信息,再引导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与实践,从而总结出动作的要领。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前先做“我是一小青蛙”的游戏;学燕式平衡前时先作“燕子飞翔”的游戏等。其次游戏在教学中起后继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获取了新的技术、技能后,可合理安排相关的多种游戏让其去实践去应用,充分的拓展,学以致用。如:把“青蛙抓害虫”的游戏安排在立定跳远教学后;把“丢沙包”游戏安排在投掷教学后等。

2.教学向游戏的转化。指的是在围绕统一个教学目标下把说教模式转变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这一关键取决于游戏的应用,通过游戏的趣味性,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学习的兴趣,把学生被动去学变成学生渴望去学,从而让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领悟。如:在教学中多引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故事情节,并结合儿歌、童谣,配上音乐,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同时,还要给游戏起一个的形象、趣味的名称。如:在障碍跑教学中创设“森林探险”的情境游戏;在连续双脚跳教学中创设“青蛙抓害虫”的情境游戏等。

四、结语

综合上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作为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在游戏化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