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德育教学工作探讨

2020-12-08 14:23:46何艾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何艾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第一中学校,四川 宜宾 6441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以及各界都十分重视高中的教育工作。在社会结构重构和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的现在,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高中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社会大变革的巨浪中,如何能够使高中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被当下的糟粕思想所侵蚀,这就需要我们高中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高中的德育教育与管理。

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教育和投资,许多家长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智力开发,而忽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许多家长又把智力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识教育,其实这些做法和认识都是有失偏颇和不科学的。作为高中班主任老师必须利用家长会、座谈会、通讯、通信等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要讲清当前国家的招生、就业形式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信息;要讲清什么样的孩子才是人才,才是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庭有用的人;要讲清“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要讲清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也是你的孩子,他也需要在社会生存,他也需要学习各种技能;要讲清一个可以自食其力,适应社会的人比考上大学且只懂学习而不能适应社会的孩子更有用。使学生家长明白科学的教育应该是以心理素质、人品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一体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

二、加强对学生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当前现代科技的发展已将培养能力提高到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位置,对高中生班主任而言,不仅要给学生“干”粮,还要教授学生会使用“猎枪”。要改变传统的只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方法和培育“两脚书柜”的人才观念,实现智识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的转轨。要教授学生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力是个人完成任务或实现目的的智力、心理和体力条件的总和,能力不等同于知识技能。一定的能力是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必备前提,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个体掌握知识技能的难易、快慢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在这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面对浩如烟海,又不断更新的知识,靠积累式学习和教育已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掌握了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现时期的发展要求,只有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才能学好知识,学到知识。

三、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人生之本”,安全是人所共同的追求,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盼望和祈祷着国家平安、社会平安、自己平安。平安是事业的起点,平安是生活真谛,平安是幸福的源泉。而当前我们的高中阶段学生,由于家庭和学校保姆式的服务和学习,安全意识普遍缺失,上当受骗,过不好马路的同学大有人在,为此作为高中班主任老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安全的教育,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要加强对学习安全(实验教学、体育运动、课外学习),生活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游泳安全、毒品邪教等),交往安全(敲诈、勒索、性侵犯、矛盾纠纷),网络安全(网络综合症、网络犯罪),心理、卫生安全(流行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四、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这种竞争一经提前,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就已初见激烈的趋势,一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必须应付频繁的测验、考试各种竞赛。而做父母的和老师又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取得好成绩。作为高中生虽说他们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但自我意识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常常不能正确地、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又由于内外因素重叠交叉,心理压力太大,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一个学生一旦产生某个心理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和加以正确引导,极有可能毁了其一生,甚至于一个家庭。为此作为高中学生班主任,就必须强化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对本班的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减轻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位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良好心理基础。

五、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观念

高中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变青年,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这时期的班主任老师往往成为一个学生一生的偶像,班主任老师的每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通过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是非观的教育,金钱观的教育,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传授学生正确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舍己为人、乐于奉献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结束语

总的来说,德育工作开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激起高中生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深入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身的道德精神的建设。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师生之间的问题,从而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师生关系。德育工作是我国当今社会必须进行的,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只有这样,我国的国民道德问题才可以得到改善,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