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策略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设计

2020-12-08 14:23:46范广勇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范广勇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西江中学,辽宁 本溪 117000)

生活化教学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场景,但它是以真实存在的人和物为背景的。现如今的教育机制更新的很快,但生活是永恒存在的,所以,生活化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发现和重视。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设定可以将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本篇文章就是以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德育课堂中的运用为话题进行探索讨论。

一、生活化教学应用在初中德育课堂中的意义

(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积极作用

初中阶段的孩子表现欲强,要面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分出胜负,爱表现。但是德育课堂讲的内容大多冗长而枯燥,课本上多的是大段的说教,长时间的讲述会让学生产生心理疲劳,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对这种内容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而且单纯的书面教育也不会让他们对课本上所讲的内容产生认同感,认为书上所描述的事情离他们很遥远,和他们的生活无关。这时就需要老师将生活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更加生动且直观地意识到所学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这种对学生来说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还能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积极作用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对于管教他们的父母和老师,往往是他们越是要求他做什么,他就偏偏要对着干。这时,如果老师拿出老师的身份和权利来“镇压”他们,学生就算表面上服从了,听话了,但是内心对于老师所做的事,所说的话还是不认同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是要创造一个师生良好的沟通环境,用以改善师生关系。刚好生活化教学所具有的特质在初中德育课堂上适用性较强,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上的加入,有效帮助了学生去更好更快的理解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也担任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老师通过这个方式不但加深了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学生也通过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明白了老师的不易和良苦用心。加强了双方的互相理解与尊重,对教学效果的改善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

(三)教育方法组成部分之一:生活化教学方法

很多人们对生活化教学方法不太了解,以至于产生了一些误解。比如:提起来生活化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课前备课中多引入生活的例子。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对于生活化教学方法的管理是科学合理的,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引入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内容的形象生动性。生活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引入到课堂讲课中,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生活化的德育学习丰富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和理性认知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增强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频率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生活情景教学传统教育的不足做了补充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教学模式死板更倾向于填鸭式教学和一言堂造成了理论内容枯燥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的教学情况。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对于老师以及课堂的兴趣有明显的降低。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出现可以改善这一状况,增强教师与学生互动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加喜欢在课堂上发言强课堂的趣味性。

二、初中德育课堂对于生活化教学的运用

(一)注重生活化教学与初中德育课堂二者之间的衔接

初中德育课堂需要以生活化教学为基础,合理运用以往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来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来加强生活与课堂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法治知识的同时,了解不懂法对于生活的破坏性和懂法带给生活的便利性,通过对二者之间进行对比,来明白此门课程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事先在网上找到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看视频来对今天所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带入到相关的情境中去,或通过模拟视频来对该案例进行切块分析,达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目的。

(二)将实践生活与理论相结合

实践生活和理论它们二者即是独立的个体又无法分割。当初新课标要求设立德育这门课程的初衷就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树立,希冀学生在道德法治方面的了解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现实生活与德育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老师同样应该将眼光立足在这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与课堂理论知识相关的生活中的实践机会。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老师应该通过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德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与使用价值。要想加强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德育课堂中的应用,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来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