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创新研究

2020-12-08 14:23:46安金勇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安金勇

(德宏职业学院,云南 芒市 678400)

边疆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群体,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组成部分。在实际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分布、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由此使得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分层。正基于此,就必须要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从而提升其思想的境界。

一、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当前形势之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对整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起着重要的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居住在我国的边境地区,与境外的部分民族同出一源。自改革开放以来,边境贸易与交流变得愈发频繁,在促进了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同时也对主导的意识形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针对如此现状,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消除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上的迷茫,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维护民族主权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性,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二)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力量

科学的思想与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学生受传统习俗中的落后思想影响,缺乏相应的理想和信念。针对以上现象,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必须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做好单一民族内部团结的同时还要做好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团结教育,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所有人的共同理想。

(三)有利于提高边疆少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是指实现全面的自由与发展,但是我国当前的教育价值取向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如只看重学生智育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这样对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造成了阻碍的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向前发展。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以此为基础使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从而培养出具有崇高理想的边疆少数民族人才,进而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二、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一元与多元相结合原则

一元与多元相结合中的一元是指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地位,多元指边疆少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相互并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面临着被同源民族的意识形态侵蚀的现状。因此,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涉及的意识形态,要自觉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所具有的主导地位。一元也并非是独导,而是要在坚持一元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又要积极吸收边疆少数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在求同存异和彼此尊重中使得社会认同不断扩大。

(二)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边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思想进行扬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对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进行发扬光大,积极弘扬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思想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民族精神,例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和善良淳朴等精神。要摒弃其中的错误思想,要根据社会变化和发展,以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精神得以升华。

(三)普遍与特殊相结合原则

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普遍与特殊相结合中保持张弛有度。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遵循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共性规律,例如其教育必须要服务于社会,同时又要尊重边疆少数民族在价值观中的特殊性。因此,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其民族的特殊发展规律,从而探索出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进而使其教育的实效性得以提高。

三、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边疆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青年人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的特点,在其中所掺杂的不良元素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社会上充斥着部分不健康书籍和影像资料,加速了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学生群体相较于成年人而言社会经验较少,加之部分违法分子歪曲现实,导致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对党和国家形象常常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边疆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效果。受历史和客观现实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其教育水平也远远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教育水平。

(三)家庭教育因素

在每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家长往往扮演者启蒙教师的角色,对个体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大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和受教育水平较低,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家长受到民族宗教思想的影响后,会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制度体系了解不够,从而使其孩子的三观亦受到民族宗教思想的影响,致使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之路困难重重。此外,其家庭教育中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带来阻碍。例如有些家长对孩子几乎有求必应,易使其养成享乐主义。而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和生活原因,与孩子聚少离多,从而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创伤。这些问题都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困难。

四、提升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未成年人必备的两种素质和品质。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是依靠爱国精神来作为纽带的,在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运用少数民族的爱国精神加以引导。例如抗日英雄马本斋等,以此来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还可以构建边疆少数民族社会、学校和家庭三维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能够自觉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作为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可以在课堂上将少数民族中的美德故事讲述给学生,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亦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到养老院慰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的形式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对时政的了解,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边疆少数民族的自然和文化优势,积极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契合点。要把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作为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穿少数民族服饰或与学生一起感受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来增进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要充分认识并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从而实现各民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当地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面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风俗习惯、经济和环境,要积极探索出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以期能够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得以提升,进而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整体思想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