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伶
(成都市新都区锦门小学校,四川 成都 610500)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是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助。由于学生的美术基础不够,学习美术知识时,没能掌握绘画技巧。对作品的含义没有深刻理解,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个性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加强小学美术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如果学生没有相互合作、学习、交流的积极性,趣味性的美术教学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例如:在对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捏泥巴》一文进行教学。教师先要让学生了解陶器,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尝试着用泥来捏制各种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泥土,这最平凡的东西,在他们手中却变得充满艺术情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成立俩人小组。根据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器物,按照自己的想法,运用本课所学技法,共同合作完成一套造型美观的器物。学生对这种新鲜事物有兴趣,还感觉很好玩儿。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深度的交流,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学生感受美术带来的魅力的同时,爱上美术这门学科。现如今,多数教师已经在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模式。然而,教师为学生布置的合作学习内容不丰富,或者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充足。因此,学生还没通过合作学习探索知识就止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例如:在对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摆花样》一文进行教学。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深度讲解美术知识,鲜花和食材经过人们的精心摆放,就变成了赏心悦目的图案。同样,如果我们把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物品按照一定规律来排列,也会摆放出许多富有情趣的花样。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运用生活中的小物件进行摆放。小组合作的学生互相总结花样的规律,利用身边能够找到的各种物品,按照一定规律摆出富有创意的花样。教师还可以引发一些趣味问题,例如:摆放花样的物品大小、颜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看看谁摆放的花样好看又富有创意?为学生打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感受艺术带来的视觉享受。
合作学习模式不是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应用合作模式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丰富的教学内容,能有效地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例如:在对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过春节》一文进行教学。春节是我国盛大的传统佳节,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节日。过春节贴年画、写春联、剪窗花、吃年夜饭、穿新衣等多种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我们能否为这个热闹喜庆的节日做点什么?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进行手工实践。例如,过春节时,家家都会挂上红灯笼,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灯笼制作。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合作学习,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学生打造趣味性学习课堂,通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好师生关系。形成平等交流的局面,教师要建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教师没有生疏感、距离感。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学生被动的听老师讲,不敢探索交流发表意见和看法。因此,教师要改善这样的学习课堂。例如:在对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大餐桌》一文进行教学。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物,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美食特色。河南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地方没事。它们好吃又好看、既丰富了我们的餐桌,又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相互交流探讨生活中各自喜爱的美食。想一想美食的味道以及形状,通过想象力将美食绘画出来。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学生踊跃发表看法。激发学生参加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美术艺术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在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合作学习模式起到关键性作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交流、探讨。在提高学生美术综合水平的同时,增加美术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小学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