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法律控制分析

2020-12-08 14:23:46程书元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程书元

(山东智祥律师事务所,山东 聊城 252000)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由于近年校园青少年犯罪问题愈演愈烈,尤其是网络飞速发展的当前社会中,更多的犯罪案件与网络有关,并致使青少年犯罪问题管理难度不断增加。青少年犯罪不利于其自身发展,也对校园管理工作的顺利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党和政府对青少年管理提出了诸多法制教育与对策,从而对青少年犯罪的情况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也更好地抑制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势头。

一、校园青少年犯罪现状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70%的刑事犯罪为青少年,年龄在14岁-18岁的未成年犯罪占比为70%,犯罪类型主要是网络色情暴力引起的盗窃、抢劫和强奸等。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情况逐年增多,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乡镇信息化的普及,以及大量的农村青少年谋求新的出路,许多农村青少年未考上好的大学,选择技校或其他专业类院校就读,或者到城镇打工等,致使校园犯罪青少年中农村青少年的占比较大。青少年犯罪主要是财产型,据公安机关统计显示,校园青少年网络犯罪事件中多是用网络实现的侵财类犯罪,而抢劫和盗窃仍然占很大的比例。

二、校园青少年犯罪特点

(一)以网络为主的犯罪案件不断增多

青少年的判断力不强,并不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对网络中的很多问题不能全面的认识,也不能识别网络中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信息,致使许多青少年的心理偏差严重,从而实施犯罪。加上网络的虚拟化特点显著,致使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强,许多青少年认为可以在网络上为所欲为的进行犯罪活动,且互联网使得犯罪手法多种多样,比如发送数据包类文件,致使访问的网络瘫痪或者信息被盗,也有许多青少年用国外的服务器作隐蔽,攻击国内网站的脚本,致使大量的隐私信息被盗取。据调查结果显示,有许多青少年用植入木马的操作,盗取他人电脑中的重要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获得资金等。

(二)以侵财型违法犯罪的案件久增不减

侵财型违法犯罪的案件一般是盗窃和抢劫、敲诈等,且案件较为集中在盗窃方面,这类型的案件在校园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久增不减。这种类型犯罪案件的出现,主要是青少年接触到更多的信息,眼花缭乱的新鲜事物对青少年造成不断的刺激。比如有学生在校园中喜欢电子游戏,之后就沉迷于电子游戏中无法自拔,大多数上课的时间都在玩电子游戏,未能将时间用在学习上,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持续下降,同时也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充游戏币,而父母给他的生活费用并不能支撑这些游戏花费,最终导致这名学生去盗窃,只为在虚拟的电子游戏世界里沉沦,给自身和家庭造成的打击很大。

(三)以激情犯罪的案件比率上升

校园青少年激情犯罪的比率逐年上升,这与青少年接触的事物较少以及生长阶段的性格特征有关。青少年阶段容易出现情绪激动、蛮横任性和逞强逞能等情况,遇到事情容易冲动,所以发生激情犯罪的风险很大。部分青少年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行凶,比如在校园中会因为排队和人大打出手,会因为同时看上一个物件而争夺等。这种情况一般不具有预谋犯罪的特点,犯罪动机和作案对象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主要是在较强烈的外界条件刺激下情绪不稳定而激情犯罪,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这种案件的发生率逐年升高。

三、校园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法律控制

(一)用全面的法制教育为手段,加强校园的法治氛围

学校要注重法制教育,专门设置相应的课程,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全面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守法意识与自主性。学校管理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依法治校的时间工作,普及基础的法律知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注意自身权利和义务的界定与明晰,并指导学生清除的了解自己在学校的任务和权利等,确保学校与学生都能认真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学校要给学生营造维护法制尊严的氛围,每项工作都要求依法办事,并追求公平公义,保证每项工作都公正和公平。将学生作为办校的中心,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扼杀学生们的不良思想,以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为重点,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认真的学习,培养学生好的性格和守法意识。

(二)用管理者自身素质提高为方法,加强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渗透

校园青少年发生犯罪事件与校园的管理者素质存在一定的关系,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养,建立专门的校园青少年犯罪问题控制队伍,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得到有效的管理,强调每项工作都依法管理,保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校园青少年犯罪问题控制队伍中的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使其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养提高,能正确且深度的了解依法管理学生的实际意义,懂得法律和制度的作用。要求校园中的管理者在每项工作中都认真的履行依法管理制度和方法等,把学校中的管理工作均纳入法治程序中,真正的实现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每项管理工作中都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对学生的自主和自立、自强的意识加强培养。

(三)用与网络警察合作为途径,加强学校的网络法制建设

网络警察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也具有全面的法律知识,能及时发现和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公安机关合作,定期请网络警察来学校进行网络犯罪知识的普及,教给学生适用的网络信息辨别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鉴别网络信息的意识。建立专门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对校园中的网络安全进行检查,及时处理网络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并及时打击网络犯罪活动。

结束语:

青少年犯罪的诱因较多,校园青少年的犯罪仍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事件不断增多,尤其是犯罪严重性显著增加,屡见不鲜的抢劫、校园暴力和聚众斗殴等问题,使校园青少年犯罪问题较为突出,所以加强法律控制对校园青少年犯罪问题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也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