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2020-12-08 14:23:46贾晓伟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贾晓伟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二中学,内蒙古 呼和浩 010010)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教学的新情况,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是当前老师比较信赖的一种教学模式,并且也是众多老师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法。道德与法治是初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并且道德和法治与学生如影随形,这就需要学生对该门科目提起重视,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同时,老师也不能放松,应该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指导,让学生真正可以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到一些知识,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据观察,在中国现存的教育模式和体制的指导和影响下,初中老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思想,只是根据课本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讲解知识,并没有做到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这就导致学生仅仅记住了知识,但是不能有效的运用在生活中,无法为具体的实践服务,这很显然是没有效果的。众所周知,道德是一个人必备的品格,良好的品德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十分有益。并且法律是中国治国之本,需要学生严格遵守。由此可见,二者都十分重要。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道德与法治内容构建教学体系,并且要根据该体系的指导有效的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在中学教学中,由于应试观念根深蒂固,部分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并没有树立起高度重视的态度,这也就影响了该课程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结合。纵观老师教学的方法,部分老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罗列知识,很少开展师生互动环节,即使有一些交流,也只是停留在提问和回答题目方面,这样很难提升教学的效果。不仅如此,还有一些老师不能认识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不善于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那么这就会造成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脱节,很难提升教学质量。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和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想,渗入生活理念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既要做到教材知识的讲解,也要融入生活化教学元素,这样就会改变刻板无味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不再使得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课本内容中,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全面理解道德与法治内容,根据所学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开展学习和生活。基于此,老师可以以语言教学为出发点,转变传统的专业教学术语,利用生活化语言开展教学,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将学习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例如,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中说……”转变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用生活代替课本,长此以往,学生可以养成重视生活的态度。其次,老师也不能完全按照课本内容讲解,需要将一些理论知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亲近课本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青春时光》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那么老师是经历过青春时期的,并且在青春时时,老师也会经历一些趣事,那么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讲出来还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意识到处在青春期的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和生活。此外,老师和学生还要加强互动和交流,做到彼此亲密,并且还要善于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内容积极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二)搜集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学习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课本内容来看,课本中和生活相关的案例十分有限,不能让学生广泛涉猎到具体的内容,也很难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具体的案例得到一些知识和见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有意识的搜集生活素材,学生也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知识,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这门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绽放生命之花》是重要的内容,该部分内容是讲解和生命以及人生价值相关的知识,那么老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生活故事。比如,虽然贝多芬的耳朵失聪,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此外,还有一位名叫虎特的人,天生没有四肢,但是他并没有对生活保持消极的态度,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并且还鼓励身边其他的人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通过展示这些生活中的素材,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且还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努力奋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习离不开生活的助力,生活中充满学问,老师需要将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所以,初中生要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发现知识,树立道德法治观念,做到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