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文学鉴赏

2020-12-08 14:23:46梁秀玲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梁秀玲

(新疆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吐鲁番 838000)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进行汉语言文学鉴赏教学可以丰富高职学生的文化修养,帮助其梳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能够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较弱,教师缺乏刻意的引导,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明确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并在教学的各个阶段践行。

一、培养高职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基础的文学鉴赏能力还是要有的。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意蕴,了解文学作者的创作思维,容易让学生与作者实现精神与艺术上的跨时空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远远要比强行记忆有效。在文学鉴赏特性之下,学生能够明白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籍?书籍之中蕴含了哪些精神?有助于学生去探索书本之中的文学美,培养他们的艺术气质。

二、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从文学作品的背景入手,做到识人知景

想要深入去了解一个作品仅仅依靠对文章的赏析是远远不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创作者角度来剖析作品的内涵。“识人”就是去了解作者,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等。“知景”指的是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创作文学作品的背景等,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内容才能够更好地去把握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识人知景往往联系在一起,目的就是从多元化、多层次来了解作品以及创作者的更多信息。想要做到识人知景往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预习所要学习的内容,了解作品及其作者的背景。在现代社会,教师要善于整合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将各种资源满足学生文学鉴赏的服务,一般来讲,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信息往往是通过注释、前沿等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关联性较差,往往是通过只言片语的形式呈现的,这不利于深入了解文学作品。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将网络学习资源与纸质版的教材结合在一起来进行学习。除了网络资源外,媒体资源、图书馆资源都会非常重要的途径,这需要教师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开拓。

2.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把控文章的感情与意蕴。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作者的时代、思想感情密不可分,尤其是对于部分经典作品来讲,往往是因为作者经历过某些事情后有感而发,将自己内心的感慨以及所见所闻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为此,教师要尝试引导学生去搜索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或者同一时间段的作品,通过对比来感受作品之中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作品的意境与意蕴。既能够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技巧等,还有助于学生们正确掌握作品的内在含义。

例如,在赏析诗词“赠汪伦”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此首诗的背景故事,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古诗词的含义。即:话说汪伦对李白那是非常的敬佩,对于他的诗,那更是赞不绝口。有一天,李白来到了汪伦的地界,后者直接修书一封,郑重的要求李白,书中学到:“先生喜欢游玩吗?此地啊,有一篇桃花林!先生喜欢喝酒吗?此地啊,尽是酒家。”李白同样欣赏汪伦的性格高爽,直接赴约去了。结果到了约定的地点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汪伦所说的内容,只有一汪桃花潭而已。李白朗笑几声:“在桃花潭前,喝桃花酒,约桃花居士,幸事啊,幸事。”二人直接结为兄弟,并在临行分别之际,创作了这首词。

(二)炼字、抓词、明句意

汉语言文学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生涩难懂的文章,这些文章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字词精炼、语义明确,结构简单。正是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这种精炼特征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科学合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解析。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时候,就应该注重炼字。在首句中连用两个“异”字注重突出诗人的孤单。颈联一个“倍”字则是将思念的程度无限化。后面两联之中的“遍”“少”等字则是将作者的落寞与思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炼字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去抓住文学作品的感情。

(三)感悟意境,品味韵律

在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之中,其意境深远,韵律明显,更容易去感染读者,给予他们思想上和听觉上的冲击,为此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去感悟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和韵律,学生通过掌握这种韵律和已经可以更好地去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从而达到鉴赏的目的。

例如,《琵琶行》一文,感情基调明显、主题鲜明、意境突出、韵律优美,让人在朗朗上口的过程中,可以投入到所描写的环境之中,甚至达到文中最后所描述的那样:“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为了突出文章的韵律,甚至可以利用网络上流传的改变歌曲,进一步强化韵律感。

三、结论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现阶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制,学生的兴趣不高,其教学效果自然也较差,想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应该注重知识的拓展、资源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从而感受到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