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08 14:23:46龙金桃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龙金桃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希贤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一、对数学教材中概念的阅读教学

在数学教材中包含着很多概念性的内容,这些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以及基础,学生只有在了解相应概念的基础上,才能结合这个概念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疑问,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思考,才能在质疑中学会相应的问题,得到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学生质疑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对自己提问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引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认识线段》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线段这个概念。教师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告诉学生这就是线段,让学生按照例子自己尝试总结线段的概念,并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惑,线段与直线有什么不同?怎么样才能确定这是线段?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在阅读后总结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线段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断的需要进行阅读教材,需要主导思考,这样学生对数学教材中内容的理解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而且,学生在自己探究理念线段的概念后,才对教材中线段的概念进行阅读,那么学生就能够对教材中的概念进行理解,有助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对学生教材中公式的阅读教学

公式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公式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一类题目的做法,利用公式解决题目要比一直让学生进行推导解题要快得多。所以理解和阅读公式也就成了在对小学生实施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充分的阅读公式,理解好公式中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够更扎实的记忆公式,才能将公式应用到自己的解题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中,其中包含长方形以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全面的理解和记忆这两个公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在这个教学前学生已经理解了面积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个长方形,之后再将长方形铺满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之后让学生探究长方形的边长和它之间的关系。在做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带领学生推导方式,让学生明白和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以及推导出长方形面积公式,此时学生对于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就可以透彻的理解,在学生理解后学生就更容易记忆,更容易实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生活内容实施数学阅读教学

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有很多都是抽象化的,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非常的无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其中包含的内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也得不到提升。但是教师如果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就可以更容易理解教师的教学,这时其中包含的阅读内容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将生活内容与阅读进行融合,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在《认识小数》的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可能阅读后也并不容易理解,但是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内容实施教学,在学生理解相应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教材内容的阅读,那么学生就能够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购物的情境,其中价格会包含小数,在称重的过程中也会包含小数,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在学生理解后在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让学生提出来,之后教师再用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决。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四、让学生合作完成数学阅读

合作学习是最能够发动学生的大脑和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就都会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探究,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设置一个比赛后,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例如,教师在《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教材,在阅读结束后,教师会给每个小组出几道相应的算术题,每个学生负责三道,最后最快而且正确完成算术题的小组为第一名,并设置一定的奖励。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积极阅读,并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结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数学概念等内容。教师利用生活情境的创建、辅助教学设备的应用以及小组教学等等方式实施教学,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