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08 14:23:46雷惠兰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雷惠兰

(平潭岚华中学,福建 福州 350400)

群体性学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使学生拧成一根筋,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也能弥补学生个人不足,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小组进步带动个人进步的目标。面向初中生的数学教学要突出兴趣主导的特征,使学生跳出书本的束缚,从学科的角度思考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学习兴趣之上的,并在兴趣的主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此,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小组合作的重要举措,为广大教育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一、合理分组,细化小组学习任务

分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是否成功。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个人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该教学模式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因此,教师要做好分组工作,并做好组内成员的职责划分。首先,教师要确定班级人数,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考察他们的实际学习水平,并以此为分组依据,使分组更加科学。教师要根据实际的学生数量进行分组,每组人数控制在4-5人。教师可根据学生成绩进行排名,采取首位连接法,选取第一、倒数第一、第二、倒数第二、第三、倒数第三名次学生为一组,尽量将优生与差生比例控制在一比一。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实施组内互助,一帮一,实现“0”差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优化组内成员的职责划分,设置多个职位,如联络员、监督员、记录员、汇报人等,并细化每个人员的责任分工。联络员主要负责与其他组成员沟通,如在小组讨论中遇到难题,可去其他小组寻求帮助;监督员的主要工作是监督组内成员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存在“玩”大于学的状况;记录员的主要工作为记录组内成员任务的完成情况,督促未完成任务的学生尽快完成任务,加快学习进度;汇报人为小组合作成果的汇报者,汇报小组合作进展以及各项任务的答案,并将学生疑惑的问题集中汇报给教师。

例如,在二次函数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多个教学问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什么是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什么不同?如何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如何表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如何判断二次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什么情况下二次函数有最大值?什么情况下有最小值?教师可将二次函数内容分解为多个模块,并将这些内容以问题的形式传输给每个小组。小组接到任务后由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实际学习能力再一步细化分配内容,使其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提升组员的学习信心。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组长可在划分学习任务的时候多增加一些理论性内容,如第二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等;对于一些中等生,教师要侧重其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小组长分配任务时增加一些探究性问题,如二次函数图像性质,让学生探究函数在什么情况下有最大值或者最小值等;对于一些优秀学生,可增加一些习题训练,拓展数学内容。

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合作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成果与其合作模式是分不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即课堂合作与课后合作。课堂合作主要体现竞争的原则,要求每个小组进行组间竞赛,完成任务时间最短的小组获胜。例如,因式分解相关教学中,教师可设相应的习题,如“x2+x-6=0”,每个小组成员在纸上写出答案后将纸倒扣,直至最后一名学生将答案写出后为止。最后由教师统一查看学生的答案,全部答对且用时最短者获胜。课堂上组织小组竞赛,能够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同时还能培养其协作精神。课后合作主要以巩固数学知识为主,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总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列出大致的框架,学生根据框架补充内容,进一步细化相关内容。例如,旋转相关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分两个模块总结,一个是图形的旋转,一个是中心对称。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补充,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同时还要评比学生的合作成功,知识点最全的一组为获胜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优化小组合作评价体系

教师要创新评价理念,不能将小组合作定义为小组评价,而要落实到个人身上,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是否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小组合作中是否帮助他人等,综合评价每个人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互评,使学生更加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革除传统单向式教学的弊端,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小组成员分配,细化小组成员任务分配,实现人人参与课堂,优化教学体系,使其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探索数学之美,逐步建立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正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达到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