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0-12-08 14:23:46闫俊琴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关键词:化学同学实验

闫俊琴

(怀来县沙城实验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400)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化学教学不仅应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而且应该加大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真正把传授化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

(一)充分发挥实验魅力

化学实验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给予教学,在学生观察完实验过程和现象之后,会在头脑中形成许多疑问,不知不觉就会增加求知解惑的欲望,达到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做氢气的实验时,我将生成的氢气通入沾了洗衣粉水的管子,一个一个小泡泡就这样升上了天,抓住的同学的眼球,同学一个个简直惊呆了。利用这个现象,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气泡为什么会浮在空中?氢气的密度为什么比空气轻?学生们会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陈述实验设疑

在进行实验之前,可以先将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做实验,这样既能增强实验的目的性,又能让同学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并深刻的记住。比如在学完酸碱盐辨别分类后,我提出了问题:PH试纸为什么能辨别酸碱?PH试纸遇酸碱会变成什么颜色?中性的盐溶液遇PH试纸会不会变色?同学们带着问题做实验,很快就能找到答案,然后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巧妙运用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是学生学习中常用的记忆方法,对于化学知识,同样也适用。比如在学习钙元素的时候,我念了一首“石灰吟”,问同学们诗中存在哪些化学变化?同学们略一思考就反应过来,一句一句的拆解诗意,答案很快揭晓,四句诗包含了CaCO3的形成、CaCO3的高温分解以及CaO的烧制等,每一句诗中说明的现象就是一个化学变化,就会伴随着新物质的生成,激起了同学讨论的兴趣,纷纷寻找其他的诗句中有没有这种化学变化,气氛一度高涨,就是下课了也不愿意离开。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自主学习

在应试教育的催化下,大多数的同学都是为了的高分而机械的学习,还专门真对考试的知识点做大量的习题,这是为了灌输考试的知识和方法,从没有学生打心里喜欢上学习,这就是学校和家长给予学生的压力,让学生不得不被动的学习。但是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精心的准备教学设计,在上课前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让同学翻阅课本及辅助书籍,来得到答案,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合作学习

化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和拓展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要多多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利用不同的思路和手段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对于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问题,可以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有错误就给予指出,有不足就加以补充,这样集思广益,同学们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然后给予解答,这样能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共同讨论的结果还能补充同学头脑中记忆不足的知识点,丰富同学的知识结构。

(三)探究学习

在探究学习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逐步地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以便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化学时,我为同学们布置了作业,让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身边所有和化学有关的事物。这个对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考验较强,同学们聚在一起,对于身边的事物逐个清点,每提出一个事物,同学们都要讨论归属分类问题,看时候属于化学范畴,是化学中的哪类物质等,然后记录整理成资料上交。这样的探究学习可以同学发现自己思维的敏捷性和跳跃性,还能获得一些知识的启发,有利于学习进步。

(四)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是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这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有问题可以提出大家一起解决,一个问题经过几十个脑袋的思考就不再是问题了,有技巧大家可以分享尝试,促进同学之间的共同进步。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像是一个领导者,适时地调控大家讨论的方向,有积极正面的想法大家可以一起实施,以缓解化学课的枯燥乏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三、评价

(一)对于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可以通过习题课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出一道题: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关于水都有哪些化学反应?这道题考验了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化学方程式中有一半反应都会涉及到水,但是没有具体的物质和方向作为提示,同学往往会形成一种错觉,走入问题的误区,这就能考验出同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记忆程度。

(二)对于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可以通过鉴别题来考验:桌子上有A、B、C三瓶没有标签的透明溶液,如何鉴别哪个是酸溶液?哪个是碱溶液?哪个是中性盐溶液?写出具体的鉴别过程和鉴别结果。这道题要求同学对酸碱盐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要按照鉴别的过程逐步写下方法、过程、现象以及结果。

因此,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猜你喜欢
化学同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