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探究

2020-12-08 14:23:46肖建兰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肖建兰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城区幼儿园,江西 赣州 341200)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保持健康十分有必要,有时候人们就因为自已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感染病毒而生病,许多疾病就是因为糟糕的卫生习惯所导致。幼儿园是一个人口密集的活动场所,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抵抗力低分容易生病,所以在幼儿刚入园时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

一、掌握基本的生活卫生习惯

习惯是指在长时间内养成不容易改变的一种思想与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幼儿园培养幼儿们养成良好的卫生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幼儿园中有老师可以对孩子们进行较为严格的教育,老师不同于家长,在幼儿心中老师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词语,有时候孩子可能不听家长的话,但是会听老师的话。其次,幼儿园中有很多的小伙伴,相比于在家的“独宠”,在幼儿园中孩子就喜欢和周围的伙伴做相同的事情。

在幼儿园中老师要交给幼儿们生活卫生习惯有哪些?在幼儿期间要掌握的卫生习惯有以下四个方面:卫生习惯;饮食习惯;自理能力;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洗脸,每天刷牙两次,玩玩具前后、吃饭前后都要洗手,勤换衣服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保证我们的远离病毒健康成长;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不与他人用同一个餐具吃饭喝水等;自理能力有: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书籍,上学的时候自己整理书包,不乱扔乱放物品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控制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按时起床睡觉,定时听故事等。幼儿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自理能力较差所以老师要向他们表达清楚哪些是良好的行为。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让他们远离疾病、健康成长,还可以为他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相应的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数小孩子做事情就是“三分钟热度”,可能今天说要坚持养成好习惯,明天就忘了老师说过什么,所以在幼儿习惯养成阶段,老师不要简化过程,对于一些内容需要多次强调,督促他们养成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老师不能对幼儿进行处罚,要实行鼓励教育。首先就是要制定相应原则,并且要坚持原则。幼儿们的身心发育不成熟,有时候会受情绪的影响而放弃已经培养了很长时间的习惯,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往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时候老师就要让幼儿们坚持下去,可以在一些物品周围贴上一些图画提醒他们,比如说:在食堂中贴上一个洗手的图画,在水杯放置处贴上一个喝水的图片,图片上也可以配上一些文字内容,时刻提醒幼儿们坚持好的习惯。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幼儿们可能就会进入一个阶段——开始反弹,重回旧的阶段,这个时候老师就要给幼儿们一些鼓励,鼓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幼儿们坚持好习惯的积极性。表扬一下近一周之中变现最好的几个孩子,奖励不一定很是很贵的奖品,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小红花在幼儿们眼中都十分珍贵,还可以在文化墙中写上表现优秀的幼儿们名字,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在文化墙上贴上他们洗手,收拾东西的照片。制定规则的奖励机制不仅是为了约束幼儿,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养成生活卫生这个好习惯。并且不仅仅是小班这样要求,在中班、大班有不想遵守幼儿也要提醒他们,帮助其保持好的习惯。

三、家校合作,统一环境

幼儿的行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统一,那么幼儿在习惯养成就会非常困难,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年龄较小和父母、老师沟通起来有些困难,所以说,统一的观点、统一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规则大部分由老师制定,之后发到各个家长手中,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对老师制定的规则稍微进行改动。老师和家长的合作不仅给幼儿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还可以对幼儿起到监督的作用。老师可以通过微信等软件告诉家长孩子们今天在幼儿园中学习了哪些卫生要求,在家中家长们就可以帮助幼儿们实施。比如说:老师告诉孩子们在吃饭前要洗手,这是一个好习惯,家长们在吃饭时就可以观察幼儿们是否在饭前洗手,如果没有要进行提醒。在家中幼儿们一些好的行为,比如说:水洒到地上了,孩子用纸擦地上的水,家长们可以录成视频发给老师,老师也要通过幼儿们在家的表现对幼儿们提出表扬。老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动画片给幼儿们讲一些道理,就像是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挑食,之后可能就生病了要吃药还要打针,来告诉幼儿们不能挑食等。统一的环境影响,有利于幼儿们习惯的养成。

结论:一个坏习惯的形成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一个好习惯的形成是一场持久战,要打败懒惰,打败恐惧。在培养生活卫生习惯的时候老师们不能放弃,要有耐心的引导幼儿们,用奖励的方法培养幼儿们的积极性,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为幼儿们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