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芳
(瑞金市九堡中学,江西 赣州 342500)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外显的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和积极情绪,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
教学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作用,所以导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出现盲目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也没有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具体学情,与教学内容及相关物理知识存在很大的出入,主要是因为没有明确规划好现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教学目标,一味地滥用情境创设只会起到事与愿违的教学效果。
情境创设方式在不断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经典的情境创设案例,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时常会发现教师过于依赖经典的情境创设案例,却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进行创新,导致情境创设过于单一和落后,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甚至会造成物理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脱节”情况,枯燥乏味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良好学习容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无法有效保障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根据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物理教师并没有准确把握住情境创设的核心,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情境”就是“场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不能有效满足物理教学实际需求,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作为教师应当积极拓展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并合理运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开展物理教学。同时也需要及时发现和分析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不断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本身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存在很大的压力,教学情境创设目标不明确只会造成教学知识点的混淆和杂乱,导致学生无法熟练掌握和理解相关物理知识点。首先需要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明确规划和制定教学目标,在全面掌握教学知识点的前提下,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惯性”的概念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公交车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冲,而公交车突然发动时人又会往后仰呢?”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当让全体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且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然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类似于坐车前倾和后仰的物理现象,接着教师给学生详细传授关于“惯性”物理知识点,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进行创新,实现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多样化发展,并加强物理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生活现象里展示情境。我们都知道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根据学生日常生活合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还能充分体现出“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存在物理现象。例如,警察是如何判断肇事车辆刹车前时速等,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涉及到物理知识的问题,教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出现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围绕这些物理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分析,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从学生发现问题、观察现象、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一系列过程中,学生能够收获和学习到丰富的物理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为了确保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情境创设能力,一般创设教学情境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同时应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度,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为了保障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课堂教学课时,物理的理论建立在基础实验上,从而得出实验结果理论。所以在教学中,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设计一些简单、有启发性的实验,让学生围绕实验专题展开实验探究,并合理创设实验活动情境,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比如,引导学生使用粉笔和纸张进行实验,将纸张放置在平整光滑的桌面上,在其上面竖立几根粉笔,然后让学生想在不碰到粉笔的前提下将纸张抽出来,这时候有学生快狠准地将纸张抽出来,而 保持粉笔没有倒下,接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详细讲解关于惯性定律方面的物理知识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惯性定律知识。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理念不断地进行革新和变化,教学方法也随之产生一系列地变化。需要及时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结合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