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2020-12-08 14:23:46刘杨芳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刘杨芳

(江西省安义县乔乐学校,江西 南昌 330500)

一、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不能主动提问的原因

(一)学生对数学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

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学习不感兴趣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学生主动提问的因素,想要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感兴趣首先应该重视给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压抑的氛围下学生对学习很难产生兴趣。但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还是将自己困在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学生在此时对数学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影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思考和提问的兴趣,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因为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不敢提问问题,教师也没有鼓励学生提问,此时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降低。

(二)缺少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引导

长时间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学,被动的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并没有主动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思维。而且在课堂上,一直都是教师提问,之后由教师指定学生完成问题的回答,这就会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学生没有主动提问的意识,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思考,这就导致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学生没有主动的进行提问。

(三)学生不敢主动提问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学生过强的自尊心也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如果发现其他同学对于这个问题都懂了,自己也不好意思进行提问,害怕此时提问显的自己不如其他人聪明。在其他同学都提问时,有时学生也害怕自己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从而受到同学的嘲笑,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导致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不敢主动提问。

二、初中生主动提问能力在数学课堂上的培养

(一)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学生的主动提问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一些未知的事物应该是充满好奇心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利用好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时的特点,给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也会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压力也会比较小,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提问。教师想要实现轻松和谐课堂氛围的创建,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的方式,同时也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实现良好课堂氛围的创建。

例如,教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完成在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并引导学生提问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创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后将每个学生之间的距离记为1,教师首先站在一个位置,之后喊出一个同学的名字,这名学生要说出教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之后再喊出下一个同学的名字。在这样的互动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学生都沉浸在互动中时,师生的关系就会拉近,数学课堂的氛围也会提升,此时学生在存在问题时就会主动提问,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也更敢于提问,有利于对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

(二)利用教学情境的创建实现学生的主动提问

学生主动在课堂上提问,不仅要求要给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应该给学生创建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在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中还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完成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教师应该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应用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提问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

例如,教师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并且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在看天气预报时会发现,每天有零上的温度也有零下的温度,那么想要知道这一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利用这样的生活情境将学生引导到有理数加法的学习中,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以及问题,可能有的学生就会问:是不是只要将最低和最高温度相加取平均数就可以,但是如果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应该怎么算呢?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自主对知识探究,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学生数学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

总结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对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以及掌握数学知识来说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给学生创建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数学知识的教学,实现对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