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2020-12-08 14:23:46刘春莲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刘春莲

(江西省吉安县庐陵学校,江西 吉安 343100)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分析

(一)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现阶段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教师方面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师不能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像传统的教学中一样,教师还是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希望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都应用到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还是在语文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主导着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知识的学习过于被动,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的降低,也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教师教学的效果,甚至导致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低下。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及时更新

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将自己的教学方式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但是教学的效果并不好,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但是很多教师还是不能正确地认识传统教学方式的劣势,不能正确地看待新型教学方式,这样的情况也导致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直停留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存在问题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虽然新课改已经走进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但是教师对学生教学评价的方式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太多的改变,还是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最有效的方式。但是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误区体现,这样的教学评价工作并不能完善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造成压力,所以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情境的创建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

小学生并没有太多的经历,所以对于课文中所描写的很多内容学生都不能够理解,这时教师应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实施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情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小学生的教学,并且还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的学习,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文中蕴涵的情感。例如,教师在《长城》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长城的介绍视频,也可以给学生播放建造长城的相关解说,让学生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长城,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长城的环境中,让学生沉浸在相应的情境中。学生在了解这些内容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长城这篇文章的教学,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蕴涵的情感,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体会课文,教师也能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

(二)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微课等教学形式也逐渐走进小学语文的课堂。利用微课实施教学,可以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教师还能实现对学生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利用微课学习,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学习也会更简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微课的应用。例如,教师在《望洞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讲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情况,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在诗词中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促进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利用生活化教学加强学生语文知识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中的很多知识都源于实际的生活,所以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也应该学会结合实践实施教学,将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促进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知识高效的学习。例如,教师在《触摸春天》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想象一下文章中所描述的春天的景象在生活中有没有体现,你有没有在生活中感受到哪些文中没有写到的春天的气息。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教学的内容,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感受教材中的知识,增强学生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实现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创建。

总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教师就应该将新课改的要求融合到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应用微课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将小学语文的教学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高效学习,实现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