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作到合作学习,再从合作学习到合作

2020-12-08 14:23:46乔庆梅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乔庆梅

(珲春市第一小学校,吉林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33300)

合作学习就是基于合作条件下的一种合作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

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①一致的目标。任何合作都要有共同的目标,至少是短期的共同目标。②统一的认识和规范。合作者应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步骤等,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在联合行动中合作者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③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良好气氛是有效合作的重要条件。④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设备、通讯和交通器材工具等)是合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空间上的最佳配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都是物质条件的组成部分。

成功的合作学习也与合作一样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首先要有共同的合作学习目标,即使最终目标不同,也要有个阶段目标是一致的。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一般不会把本节的最终大目标设定为小组合作的目标,而是把重难点中的最重要一点设定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小环节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学习《记今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为解决“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的重难点,教师并不是将这个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而是请小组同学利用“坐庄法”按照D、C、B、A顺序进行交流探讨:作者都到了哪里,他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让D先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因为小组分组时是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如果是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D就是小组中的学困生,让他先开口给他发言的机会,再让他总结每一位组员的发言培养他的倾听习惯,这样它就不能人云亦云了,长时间的训练就会大大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和倾听总结能力。学生们总结出作者的游览地点找到相关语句也就了解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同时也学会了利用地点的转换来连接游记中的各个地点的方法,对于自己写这方面的文章也有了指引方向。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有利于每个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成功的合作学习也与合作一样其次小组要有统一的合作学习认识和规范。小组要想达到统一的目标就要达成基本一致的实现途径和具体步骤。如在英语课上,英语老师要孩子们学会Let’s talk中的对话就可以使用合作学习中的“内外圈”合作学习方法进行练习。内外圈分别饰演一种角色,这样一个孩子可以跟三个不同的同学进行练习,整个练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同时由于人员的变动也使句子练习不那么枯燥乏味了。之后在进行内外圈同学的角色互换,再练习一遍,这些合作都是有具体要求的如:转的方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互相之间的问好……这些最终都是为了小组正确流利地表演对话而服务的。这些具体的步骤使得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他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提高得更快。

成功的合作学习也与合作一样再次要有相互信赖的合作学习氛围。课堂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必会有一个交流展示环节,而这一环节其实就是对刚刚进行的合作学习的成果检查。只有在展示之后才会有相应的评价紧随其后,小组才能够得分。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所有小组成员都达到目标时,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若小组中有一个人达不到目标,其他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小组成员之间必定会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这就使得合作学习的氛围特别和谐。

成功的合作学习也与合作一样还要具有合作学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今天的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只有选择合作,才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一族;今天的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要成为国际人,更需要高超的合作能力。没有合作能力,就不可能适应我们这个时代。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会合作从学会合作学习开始。

郑杰老师在《为了合作的学习——让课堂变革真实地发生》一书中说道:合作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合作”二字,一群人在一起而没有构成合作关系的就不能叫作合作学习。真正好的合作是小组成员之间构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就是要有强烈的“荣辱与共”的感觉;此外,还应该有“结构化”的合作方式,或“互助”或“协同”。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必须要学会合作的技能,因为没有人生来就会合作,所以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教学生如何与人合作。因此,实施合作学习就等于在学科学习之外再加一项学习内容:合作。而教合作也要向教别的内容一样。要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否则就教不好,教不彻底。学生也就学不好,学不透彻,而不“学会合作”也就无法真正开展“合作学习”。

在课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进入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深入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才能走出当前的种种误区,才能用好合作学习这个平台,推进课堂向着有效且高效的前方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