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真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市山镇新闻出版希望小学,江西 抚州 344000)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因为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并不重视阅读教学,使学生无法真正的从文本中汲取到知识,无法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无法让学生快速的理解文本、掌握文本。而想要改变现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重视起来。所以,本文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语文的人文特性,阐述了几种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编写者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教材当作依据,从生字、生词、读音、例句等方面的教学做起,让学生可以掌握最基本的阅读元素,可以顺利地完成阅读。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要遵循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发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1】。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为:流利的、正确的朗读文章,并学会15个生字,明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傣族的民俗习惯。根据教学目标来看,教师想要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最佳的开展教学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朗读。通过朗读,学生的情感可以被调动起来,可以切身的去理解文章、掌握文章,去感受傣族人民的热情、感受到傣族特殊的风俗习惯,感受到泼水节的乐趣,感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地气。这样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发现语文材料中提供的文章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掌握牢固语文基础知识,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基础得以夯实。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应新课改而生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带入与文章相符的情境中,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知识、感受到知识。众所周知,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却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阅读教学相对来说较为枯燥,教师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出一定的阅读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知识,掌握阅读教学的技【2】。教师在创设阅读情境的时候,要将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发挥出来,利用图片、声音、图像等创设出立体的教学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文章部编版《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有关于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然后将其进行归纳、整合,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将这些美丽的景色呈现在学生面前。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去过的地方不多,所以在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会发出惊讶的叫声,感叹着这个地方的美丽与富饶。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文章。因为学生在课堂伊始视觉、听觉受到了冲击,所以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脑海中会不自觉的形成一幅幅真实的画面。而这就是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了,学生仿佛切身的看到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所以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快速地掌握文章重难点。由此可见,结合教材文本创设出阅读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掌握文章。而且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所以学生会对阅读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教材中的文章虽然是编写者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但是若是光靠教材中的文章是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所以,教师要适当地去拓展阅读教学的范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运用学到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因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文学大家鲁迅先生,而作者在文章中这样评价鲁迅先生:伯父的一生是为别人着想的一生。鲁迅先生眼中的自己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那为什么两个人会有不同的评价呢?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到的阅读方法、技巧去解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鲁迅照片的作品,如《朝花夕拾》等,通过其去了解鲁迅照片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文学造诣,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遵循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改变自身的观念,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行增强,并立足于教材开展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教师还需要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起来,通过其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并发现阅读教学的乐趣。教师还需要将阅读教学的范围进行拓宽,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