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

2020-12-08 14:23:46周宇欣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周宇欣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白舍镇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000)

写作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创作,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采取积极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写作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潜能,为学生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运用灵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学生在小学阶段,语言基础比较薄弱,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以及生活经验。学生为了快速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在写作时会采取去对网上范文进行照搬全抄,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引入课题时,要别出心裁,用自己的教学“特色”,源于教材,但不被教材所束缚,并通过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将课文内容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传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写作变得简单,轻松【1】。

比如教师在讲解《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教师向学生阐述文章先从宇航员的角度,对地球进行的介绍,再从地球被破坏,资源被浪费等角度,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增强对课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资料。例如,我国拥有大量的水资源,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小,在人类活动的迫害下,各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现状的各种描述。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在完成课文的讲解后,在学生对课文的知识有一定理解的前提下,让学生以“保护环境”为主题进行写作。更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思路,得到不错的训练效果。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灵活教学,再通过教师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课堂不再枯燥,巧妙为学生找到写作思路,为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注入“催化剂”,以此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小学生对写作产生抗拒情绪的主要原因,写作素材的缺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小学生的写作内容大部分都来自生活,由于小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所见所闻也都是不同的,这便为其写作创造了灵感,但由于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够强,在观察时做不到仔细和周全【2】。因此,这便需要老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点滴事物写进作文中,比如学校的树木,生活中的左邻右舍的举动,都能够当作写作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点滴小事,并对其进行认真思考,使写出来的作文有创新,有内涵。

比如,教师在讲解《少年闰土》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一定了解,由于文章写的是少年事,便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但老舍的文章的年代较久远,有些句子可能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深奥难懂,学生对其便不太能领会,教师要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以及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这篇文章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细腻心思,文章描写了闰土的外貌,脸型,穿着打扮为学生描绘出一个生动形象的少年形象,再通过对闰土捕鸟,拣贝壳的动作进行描写,突出闰土的活泼能干,领会到作者对生活中的事物观察的仔细,并借此机会让学生通过人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如此一来,先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再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写作便对学生来说变得容易,写作给学生带来的困扰就迎刃而解。

三、积极开展点评教学,增强学生写作兴趣

一篇好的文章,是通过不断的修改,订正写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积极的展开点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能否有效地进行作文讲评,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积极鼓励性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写作信心倍增,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写作的好处以及不足。因此,在小学生写作中展开点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明白如何修改作文,使写出来的作文更饱满,学生在得到了教师的鼓励下,对写作的热情便会增加,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教师在讲解《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让学生先揣摩课文,通过课文对人们活动的角度和节日的风俗习惯,了解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并开展以节日为主题的写作训练,让学生从节日的习俗,活动以及节日的食物进行全方位的描写,在批阅完作文后,从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选出其中语言流畅,文笔优美的作文进行表扬,向学生展现应如何更好地写出文章,对于一些有错别字,逻辑不太通顺的作文,给予鼓励,不打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可见积极展开点评教学能够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修改点,端正其写作态度,发现语言表达的难点或是疑问,使学生产生写作兴趣。

总而言之,写作教学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同努力,循序渐进,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点评式教学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如何写作,让学生爱上写作,以此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