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益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 杭州 310000)
越剧是一种以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戏曲,演员在唱腔中会将角色更好地进行表演,塑造好角色本身的形象,将剧情更好地展现给观众,让观众感受精彩的剧情。越剧流派唱腔是一种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表演方式,让越剧有了更多的观众,所以也可以说越剧流派唱腔是越剧发展的基础与根源,但是怎样才能实现更加壮大的发展,就需要作曲者和表演者更好地对越剧流派唱腔进行传承和创新,实现更好的越剧发展。
越剧流派唱腔的个性化特征比较强,所以在进行传承教学时,首先应该了解演员的自身条件,并根据演员的自身条件进行艺术的分析,对演员采取最适宜的传承教学。在分析演员自身条件的过程中,演员的艺术感受能力、嗓音、学习能力、自身的气质以及对于唱腔的接受能力都应该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之后作为教师才能根据演员的自身声音特点以及将要表演角色的实际情况进行传承教学,在流派唱腔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完善,让演员的流派唱腔既有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同时也有传统的传承。在这样的传承教学中,对于演唱技巧的掌握只是基础内容,最重要的是让演员学习,学会结合剧目进行组合,实现最完美的演唱。
了解演员的基础情况只是对演员实施教学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下要让演员坚定越剧的学习。近几年越剧的学习者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越剧的学习中,这样才能将传统的越剧传承和发扬不下去。但是现阶段有些孩子虽然在学习越剧但是心中想的却不是传承和发扬越剧,而是借用这个跳板向影视的方向发展,这些情况都会影响着越剧的传承,这些情况也给越剧的传承带来了很多问题。所以在传承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演员对越剧的喜爱之情,让演员认准越剧流派唱腔的学习,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让越剧流派唱腔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这也是能够让越剧流派唱腔传承下去的关键,只有做好传承才能进一步做好越剧流派唱腔的创新。
在旧时期的越剧流派唱腔教学中,很多学习者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学习者并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教学的方式也都是师傅将唱法直接教给演员,对于一些嗓音好的学习者就更容易学习成功。但是在越剧流派唱腔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有很多名家已经有了自己的唱腔表现形式,但是很多表演者会产生不对曲目分析,只用自己熟悉方式演唱的现象,这就导致观众熟悉的只是这个人本身的流派特点,并不熟悉越剧曲目中的内涵,在这样的形式慢慢发展下去,导致有些人过于追求流派,影响越剧流派唱腔的传承。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将唱腔的教学作为基础教学,虽然在现代设备的辅助下让演唱更容易,但是也更应该重视对演员基本功的教学,在脱离设备的情况下让演员也能够做到清脆的演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演员气息运用的教学,转变演员错误的思维和习惯。在越剧流派唱腔的学习中,演员不仅要有较好的自身条件,同时也应该拥有高质量的演唱技巧,教师不能只依靠设备进行教学,还应该与演员面对面地对演员进行言传身教,保证演员更好的练习发生、音节等等,让演员掌握越剧流派唱腔的演唱技巧。
越剧流派唱腔对于越剧的演员来说是必须要珍惜的宝贵财富,在学习和演唱中应该加强学习和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越剧流派唱腔是很多表演艺术家逐渐探究和实践的成果,所以在学习中演员不仅要心生敬畏,同时也要学好其中的特点和技巧,能够深入体会其中的内容,加强练习,保证自己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将流派唱腔自然地表现出来。想要实现越剧流派唱腔的创新,就要结合以往的演唱经验和结果,以及演员的自身特点进行流派唱腔的学习和表演,做到同一人表演不同剧目与人物所表演出来的流派唱腔也不同,演员应该区分好这些,在表演中选择出最适宜的唱腔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流派唱腔的发展和创新。越剧流派唱腔的表演者,应该在越剧的学习和传承中饱含对艺术的追求,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让越剧的表演更加的简单,同时也具有与时代相契合的创新,促进越剧流派唱腔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在越剧流派唱腔的传承和创新中,演员拥有良好的声音条件这只是基础,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演唱技巧,教师也要加强对演员的教学,言传身教,不能只依靠教学设备教学,想要实现越剧流派唱腔的传承和创新,就要结合演员的自身条件,对演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越剧流派唱腔的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