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锦辉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第二中心小学,湖南 株洲 412512)
课堂是教师的教育教学阵营,是提高学生智力、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效果是其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素质教育方方面面,采用多层次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效果,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一个关键性环节,是启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兴趣爱好、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优化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数学课堂,在无形中打开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大门。以“平形四边形特征”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导入这一新课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数学水平,巧妙引导班级学生,让他们先说说自己对“平形四边形”的认识,说说生活中三角形的实物,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和学生互动中,巧妙引出“平形四边形的特征”这一新课题,引导学生积极走进“平形四边形”的世界,发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在无形中打开他们的兴趣之门。又比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章节下的“认识分数”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特征,结合“认识分数”知识点,科学设置趣味性小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互动中,并巧妙导出新课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课题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认识分数”教学各环节中,确保新课题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埋下伏笔。
由于数学学科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和课堂的巧妙融合,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准确理解数学课程知识,并将其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科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下的“口算乘法”为例,在讲解相关知识点中,教师可以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巧设生活化课堂问题,比如,今天小亮去商店买钢笔,买了8 支,每一16 支元,请问总共多少钱?提出该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和班级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题意,探索该生活化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将其和课堂中所学的乘法知识点结合起来,再引导学生解答该试题,在亲自解答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吸收乘法知识点。随后,教师可以围绕解题答案,进一步设置相关问题,强化他们自主学习意识,深化理解“口算乘法”内容,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实践中。以“体积”章节下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物体引入到课堂中,利用实物,向学生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这一重要知识点,使其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科学理解并记忆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公式。随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利用该课题知识,设置关于“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生活化数学问题,相互交换设置的数学试题,进行解答,深化理解课堂数学教学内容。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测量生活中常见长方体与正方体物体长、宽、高的基础上,计算物体体积,去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数学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多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借助多媒体集“图片、音像、动画”等于一身的特征,增加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构建高效课堂,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以“三角形”章节下的“三角形的面积”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章节之前所学的“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周长”课题内容,并借助多媒体多样化优势,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面积”新课题,和前面相关知识初步串联起来。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暂停、回放等功能,引导学生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将其和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以及正方形、三角形等面积公式区分开,优化构建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随后,教师可以将圆新旧知识融合,巧设课堂关于圆的练习试题,有效突破新课题教学重难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这就很顺利、迅速地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