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教育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分析

2020-12-08 13:45:45潘媛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潘媛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社会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压力大,为了有效避免高校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各大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培养学生更多的就业技能促进社会快速发展。

一、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比如某些建筑企业对毕业生人才的要求就是需要毕业生有英语四级凭证,而且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排名必须在全院前百分之十,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一来,很多的毕业生就会望而止步,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的态度。每年,在数以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中,存在很多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毕业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首先,学生就业创业定位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目标。当下,国家对社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政府部门也提高了对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视程度,积极响应社会的号召,投入大量资金给各大高校进行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但是在实际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中,由于习惯了没有目标、没有梦想的大学生活,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就业创业意识。因此一堂课下来,学生参与度并不高,大部分学生均处于被参与状态,导致最后的就业创业指导效果不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各大高校虽然有很多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政策,但是由于时间、地点以及教育设施的限制,导致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落实少,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很多高职学校教师称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难,因此长期停留在观望的状态,真正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落实下去的学校少之又少。最后,由于缺少关注,当下各大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程度不到,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很多的就业创业指导课堂讲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缺少和实践接轨。最终导致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意义不大,学生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思政教育中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分析

(一)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意识

当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意识薄弱,认为就业只属于毕业季的事情,在校期间吃好喝好玩好,只要最后混到了毕业证就可以。殊不知,学生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将很难立足于社会上。假如学生在校期间不学无术,不重视就业创业指导的重要性,没有将自己的能力提升到社会需要的层面,那么等到出了社会,该学生将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各大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组织各指导教师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课,告知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对其毕业就业创业的重要性,不可忽略就业创业技能带来的积极意义[1]。

例如,湖北一高职院校为了响应国家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号召,给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开设了体系完整的就业创业指导课堂。在就业创业指导课堂开课前夕,该学校领导组织一场大型宣讲会,将全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在宣讲会上,该学校领导给全校师生介绍了就业创业指导内容,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对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意义意义列举了出来,并恳切要求学生和教师听从安排,大家一起努力,做好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之后,各个就业创业教师各司其职,积极地开展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在教育课堂上,学生们态度积极,争相抢答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经过为期半年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在当年,该院校学生就业率达到了历史新高。

(二)完善学校就业创业体系

要想做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学校应当将就业创业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创业技能,使得毕业之后,该学生能够找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出完美铺垫。在实际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中,学校要以实现学生能力提升,培养学生优点为出发点,将学生培养成一定类型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开展,学校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专业特点,以必修和选修的方式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将就业创业教育实施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然后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除此之外,各大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就业创业活动,比如邀请一些有名的创业大咖来给学生讲解自己的创业史,并鼓励学生们在校期间做好技能提升,将来可以进行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开展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教学

有一句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只有亲自进行实践,方可发现存藏于事物内部的知识。各大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时候,需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致力于理论学习的教育模式,将实践应用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讨出事物真正的一面。例如,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学校领导可以联系相关艺术用人单位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学生将能更加清楚的确立自己将来人生的发展方向,为学生以后的良好就业提供了保障。

(四)发展学生优点找准创业就业定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各大高职院校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缺点,进行有效的就业创业指导,发展学生长处,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创业方向,使得经过就业创业知指导培训之后的学生们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毕业之后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2]。

例如,对于一些高职院校美术学生,在进行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时,学校教师可以从设计方面入手,结合学生优点进行地区地域就业创业分析。比如家住景德镇的学生,该学生画画技术高超,那么可以指导该学生从陶瓷色彩、纹路等结合起来,进行陶瓷设计。这样下来,就提高了学生就业创业机会。

结论:总而言之,学生是社会的栋梁,各大高校有责任在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就业创业技能,使得学生学有所用,出社会之后不至于被淘汰,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