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机械设备现代维修技术

2020-12-08 13:45:45肖景伟王伟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肖景伟 王伟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山东 德州 251100)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生产对于金属需求量的激增,冶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时代赋予行业的使命,相关人员应积极做好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并不断对相关技术进行探索与创新,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设备故障的出现,确保设备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为我国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存在问题

(一)对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不重视

现在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的运行时间和工作长度,存在着对于冶金工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不够重视的现象,由于现在我国的冶金工业发展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机械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冶金机械设备在工作中承担着巨大的负荷,难免会出现机械出现故障的问题,必须要得到及时的解决。但是由于对于冶金工业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或者是为了延长工作时间对于出现了问题不够重视,从而冶金机械设备存在隐患,造成的冶金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严重不足。

(二)设备自身性能

冶金产品易出现质量或者性能的问题,是因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除对于科技的相关技术性的生产要求,机械老化产生的问题不足以引起施工技术人员的关注。因此在冶金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方面,都易存在缺陷。同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促使冶金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的问题有两种,一是冶金机械设备性能出现问题,二是冶金技术相对于落后。此外,由于工厂的发展,以及冶金产品需求量的增大,冶金所用设备的使用时间大幅度增加,导致设备磨损度增加,直到设备出现大幅度损伤,不能继续进行生产操作。为更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工厂一般选择对冶金设备进行改造,或是引进国外先进仪器,帮助减少因机械损伤带来的利益损失。

(三)冶金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水平较低

在冶金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过程当中,国内大多数的冶金工厂仅仅认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管理与收纳记录,再根据记录进行检测维修即可,所以并没有安排相对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对机械设备展开科学管理,针对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没有做好具体的记录,这样可能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故障隐患问题。这直接表明了一个问题,在冶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特别需要冶金厂专门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来进行设备故障维修管理,如此才能做好设备的维修工作。

二、关于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研究

(一)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是指工作人员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不定期或者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冶金机械设备的危害性征兆或者故障问题,采取有效预防维修措施。预防维修对于冶金机械设备具有预防性、补救性的特点,对于保障冶金机械设备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可以有效提高设备使用性能。在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预防维修过程中,其一,做好日常检查维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冶金机械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其二,预防性检查,结合冶金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做好精准检查、定点检查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冶金机械设备故障征兆,有效进行处理解决;其三,落实定期预防维修计划,结合冶金机械设备检查的情况,在冶金机械设备出现运行故障之前,有效开展预防性维修工作;其四,详细分析和记录,仔细分机械设备使用性能和运行状态,编制预防性维修方案,详细记录冶金机械设备故障维修过程。

(二)事后维修

当冶金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称之为事后维修,此种方法对于相关维修人员的技能标准要求偏高,为有效保障解决问题方案的科学严谨性,需要对机械发生故障的原因和所属类型进行严格分析,找到问题发展源头,从而准确定位故障位置,开展有针对性的维修。例如,大多数重型轧钢机械设备具有高负荷的特点,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油膜损坏和结构变形,所以,要求相关维修技术人员,对设备的运行工作状态进行认真分析和控制,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开展相应维修工作。

(三)预知性维修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预防维修的针对性相对较弱,事后维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其相比,预知性维修主要是根据对于冶金机械设备实施有效的检测来判断设备的具体情况,因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由于其可以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因此可以根据设备所表现出的数据情况进行自动报警,确保了设备故障可以被及时发现。另一方面,通过预警与数据支持,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对故障的原因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升了维修工作的总体效率。

结束语

冶金行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使用直接决定了相关产品是否能够达到用户的使用预期,进而强化各项设施建设的安全稳定性。然而,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冶金机械设备的运行效果易受外界环境因素、过渡损耗以及操作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进而降低生产建设的效率与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