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
——高校提高管理效能的有益探索

2020-12-08 13:45:45张树锋黎娜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1 张树锋 2 黎娜

(1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1403)

高校目标管理是指高校管理者结合学校重点工作任务,与学校二级单位(下属各学院、部门)共同确定学校某一时间段的工作目标,再通过不断反复沟通协商,将学校目标分解确定为各二级单位的分目标,同时适度将权力下放给二级单位,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各二级单位积极为实现本单位分目标而努力,从而促使学校总目标实现的管理模式。

一、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意义

高校实施科学的目标管理是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是解决高校管理理念落后和管理手段单一的重要方法,是提升高校管理效率、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其实施效果会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高校目标管理的流程

高校目标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循环系统。高校目标管理循环系统最初由目标制定开始。经过过程管理、目标考核、总结反馈,一共四个部分,四个部分中,通过论证决策、协商分解、定责授权、指导解惑、全程监控、调整纠偏、目标考核、反馈结果、实施奖惩、改进方向十个环节紧密相连,每个环节相辅相成环环相扣,任意一个环节脱离循环系统,都会影响目标管理的正常运转和实施效果。

高校目标管理循环系统中,目标考核是构成要素最广泛、实施程序最重要的一部分,包括考核主体、考核客体、考核指标、考核标准、考核周期、考核方式、考核过程、考核结果八大要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1。考核主体就是考核过程中的“裁判员”,负责评判目标完成情况,通常是由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中熟悉考核指标,能判别考核标准的教职工、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等等来担任这一角色。考核客体就是考核过程中的“运动员”,目标管理所指向的对象,即学校下属的各部门和各学院,并且按照学院和部门的性质,将“运动员”分组。考核指标即各个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考核标准是一种判断依据,是用作衡量考核指标完成数量、质量的规则或基准,用作确定考核指标的性质、实现的水平或达到的程度2,可划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考核周期是指完成一个考核循环所需要的时间。考核方式是指考核主体对考核客体履行考核职能、做出考核动作所运用的形式和方法。考核过程包括从考核指标的制定到考核结果的形成的一系列活动,为进行目标考核而设定的工作流程。考核结果是目标实现的效果程度,包括量化结果、名次结果、等级结果等,是实施奖惩的依据。

三、高校推行目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制定目标、合理协商分解

目标管理因目标而起,以目标而终,目标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科学设定目标是高校目标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关系到目标管理实施的效果。科学制定目标要兼顾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重点目标与一般目标、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把诸多目标结合起来,提出适合校情的整体目标。确定了学校整体目标,要与二级单位充分沟通,合理的协商分解。目标协商分解要注重将整体目标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分解。横向分解主要是按照不能职能部门承担的不同业务内容来分解;纵向分解主要是从上到下逐级分解到每个层次,直至分解到个人。目标协商分解的过程也就是考核指标体系形成的过程,协商分解结果一定要形成全校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得到每个层次的认可。

(二)加强过程管理、注重目标考核

过程管理往往是目标管理最容易忽视的一部分。过程管理一是要突出目标管理的氛围营造,深入二级单位对目标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对相关指标进行解读和答疑解惑。二是要在关键节点准确掌握目标完成的进度,了解执行的情况,定时检查和分析各级目标的执行偏差和达标情况,及时给予督促和指导,确保目标均衡实施。三是要及时调整纠偏,当发现因目标制定时,因考虑不全面而造成目标设置不合理,应及时修正目标;或者因上级政策指令发生变化不能继续执行的,应结合上级政策指令,及时重新调整目标。目标考核是整个循环系统非常重要的部分。目标考核时要充分链接考核八大要素,以考核要素来丰富和支撑考核动作,确保考核活动顺利实施。考核主体要保证考核人员稳定,确保考核尺度“一竿子到底”;考核客体要全面展示任务完成情况;考核主体要按照考核标准,通过既定的考核方式,全面衡量考核指标在考核周期内的完成情况,公平公正公开的得出考核结果。

(三)强化结果运用、明确改进方向

一是要注重结果反馈。首先是以考核事实为依据,向各考核客体反馈考核结果;其次是根据学校的长期目标,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实际情况,特别是整体发展较慢或发展不平衡的目标,进行研究分析,并逐级向上反馈。二是要实施奖惩。通过奖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目标管理的积极性,实施奖惩要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三是要明确改进方向。各考核客体针对在本年度目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产生的原因,并在下一年的目标管理过程中改进。学校针对本年度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方向,开启下一年度目标管理的新循环,推动目标管理向着完成长期目标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