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发展策略研究

2020-12-08 13:45:45郭奇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郭奇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体育训练以及体育教学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的问题。所以,高校为了确保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就要认真分析当前运动训练以及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具体的解决举措,构建高效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高校高度重视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发展策略的价值意义

(一)强化和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能力

对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将有助于提升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需要高校体育老师具有较强的教学水平,体育专业理论知识要扎实,必备相应的安全意识。高校体育老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只有得到了提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将这种意识讲解给学生,体育运动训练为学生传播安全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校体育老师对此在学生运动训练中要注重向学生讲解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出现意外损伤的情况。

(二)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高校体育课程在开展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兴趣来选择合适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将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的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体育运动训练的内容本身是很丰富的,是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要确保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高校高度重视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工作,将会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激发,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

时代的发展也伴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更多的人认识到身体素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将让学生更加规范、正确地开展运动联系,将学生运动训练的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推动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当前,企业不仅需要高技能人才,还需要身体素质好的人,这样才能增强企业人才的抗压能力。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方面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引导学生开展体育运动训练,不断地将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训练中,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发展举措分析

(一)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体育师资团队

老师对于学生的作用,不仅是讲解课程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高校要积极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体育师资团队,推动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水平和体育技能训练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在高校体育老师招聘阶段,要注重招聘高学历的体育老师。要看重应聘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体育的课程教学经验,具有丰富的体育运动竞赛经验。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增强体育老师的教学自信心,要搭建体育老师的教育培训平台,注重提升他们的专业教学素养。对此,高校可以组织体育老师参加各种不定期的体育知识技能培训讲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技能水平,老师对此可以选择参加函授、短期培训、外出培训等别的培训方式,推动自身体育综合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的提升,从而为高校培养全面性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引导学生对运动训练和体育课程教学的互动性有更加准确地理解

高校体育老师开展运动训练,这是完成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所以,高校体育老师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者实现有机地结合,将课堂教学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要让学生充分地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来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高校体育老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要和实际的运动训练相结合,推动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增强激发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动力。对此,高校体育老师要对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的两者结合要高度重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科学地理解,为学生构建知识性、趣味性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三、结语

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对于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身体素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所以,高校要积极注重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注重在开展运动训练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和价值,以此来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增强,让学生具有强壮的体魄,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