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欢
(广州市白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高层民用建筑人员集中,人员的安全疏散和快速撤离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电梯无法运行,紧急疏散通道短时间内人员聚集,易发生踩踏事故,后果严重。同时,高层民用建筑本身较高,个别甚至造型奇特,很大程度上给现有消防车辆及设备增加灭火救援难度,特别是消防供水量及供水高度达不到需求等,以上情况一定程度上耽误救火工作,延误时间,导致更大破坏和伤亡。
高层民用建筑中的火灾自动灭火系统与防排烟系统没完全按设计图纸施工,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进行消防联动灭火。消防水池实际容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消防水池的大小与建筑高度、面积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一些开发商为节省成本,随意要求施工单位改变消防水池大小,火灾时消防水池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采用没达到国家标准的建筑防火材料,消防给水实际水压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验收后期交付无法满足验收要求等。
民用建筑管理者没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疏忽后期维护;为减少经济开支购买三无产品。这些三无成品不具灭火功能和时效性,仅是一种摆设,不能成为有利的灭火工具。在检查设备中发现问题,没及时上报维修更换,消防栓不能正常使用……当发生火灾时,消防设备能正常使用,就能有效、及时控制初期发生的火情,为消防队的到达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个别设计单位为设计平面功能最大化,对消防安全出口、消防通道、楼梯间、消防梯、避难间(层)、消防水池容量等的布设想方设法地对规范进行“钻空子”来规避消防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消防设计意识薄弱;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行设计工作,因对防火规范标准的解读不足,造成实际工程与消防标准不符;平时工作中没进行定期的消防设计知识培训、听取项目经验分析和总结,工程师的设计能力提升较慢等,以上种种情况致使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设计不够严谨,为日后项目的实施埋下安全隐患。
1.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消防给水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或水池、消防水泵、消防供水管道、增(稳压设备)、消防气压罐、消防水泵接合器和消防水箱等。例如消防水箱设计要符合防火规范,对于一类高层住宅民用建筑≤36m3;当高层民用建筑>100m时,应≥50m3。对于消防管道,室外要考虑两路消防供水,当其考虑两路供水时,要布置成环状;室内消防供水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20L/s,且室内消火栓不超过10 个时,可布置成枝状。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喷头的型式分为闭式和开式两大类。这里要注意的是喷头的选择须与系统的设计原理相符。例如湿式系统,在吊顶下布置喷头时,应为下垂型或吊顶型喷头;不设吊顶时,应使用直立型喷头或使用干式下垂型喷头。正确的选择才能保障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使用效果。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火灾测报器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简称,主要原理是以实现火灾早期探测和报警,向各类消防设备发出控制信号并接收设备反馈信号,实现预定消防功能为基本任务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例如火灾探测器,分为感烟、感温、感光、气体、复合五种基本类型。对易产生烟气的位置可采用感烟探测器进行监控,对温度较高区域,采用感温探测器,不同的区域和环境采用的探测器品种不同。
高层民用建筑的功能布局设计中,工程师应提高防火设计的认知,要合理设计安全疏散通道、设置封闭(防烟)楼梯间,有效阻止烟气扩散,更好帮助人们在火情时及时远离火灾现场,快速有效疏散,最大限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除此外,要综合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来设计相应的求生通道,还有不可忽略的是应提高每个人危情下的自救应变能力。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应严格按要求设计相应的避难层(间),以对相关人员进行临时的紧急疏散和安置,让人们能在相对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为消防队的救援工作挤出时间。
以上只是具体讲述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具体事项,只将其落到实处还远远不够,我们应当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将防火口号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应让全民引起高度重视。在确保高层民用建筑的合理使用功能时,还应增强其防火功能,建立完善的消防供水系统,加大对隐藏部位的监督力度,确保施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是一个系统性设计,需要全方位综合考虑,相关对策中的消防设施还应考虑防排烟系统设计、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相关区域内灭火器的配置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设计方向。只有进行不断的探索,相信一定能做好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这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