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中美
(河北省保定市前进小学,河北 保定 071000)
实施数学文化教育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展开模式,教师要结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习惯来选取一些合适的渗透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在生活实践中来展开数学文化渗透,这种模式往往很容易被小学生理解与接受。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学到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生活实际中找到实例,很多知识还可以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也是不少数学文化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体现的原因。教师要善于灵活的创设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在知识教学时要深化其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并且透过这些案例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这不仅会为知识教学带来很好的推动作用,这也会帮助学生对于数学文化有更好的了解与体验。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新课伊始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学生回答是)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圆形?由于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所以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生:钟面上有圆,轮胎是圆的,有些纽扣也是圆的,一元硬币,圆形花盆……。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随后教师用动画演示将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并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非常兴奋地说:水纹、水纹!随后教师可以继续在多媒体课件中非学生们展示生活中各种美丽的圆形。学生们都观看得非常投入,对于圆形这一图形的探究欲望也越来越浓厚。不仅如此,大家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并且感受到了其后渗透的数学文化。这不仅为知识教学提供了很有效的铺垫,这也能够帮助学生自身的知识掌握水平与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从传统文化中展开数学文化的渗透也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同样能够极大的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我国古代文化中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很多计量单位、数学思想方法等对于后来的数学学科的发展与研究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的给学生们渗透一些数学文化,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也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先人的智慧,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
例如,学习了“24 时计时法”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向同学们展示计时方法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虽然是从钟表知道时间,但如何获知时间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古人最初计时是用立竿测影的方法,后来又用到日晷、滴漏等计时工具,对于这些数学文化饿渗透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这个演变过程融合了多少先人的聪明才智,汇集了多少先人的辛勤劳动。这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能够培养学生时时处处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文化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选择很重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知识面与视野的内容,这才能够让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想要更好的展开数学课堂上的数学文化教学,这需要教师给学生们营造好的文化环境,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们对于相关内容才能够有更好的理解与吸收,数学文化教育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教师要有意识地多样化课堂教学,要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来帮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形成更好的认知。同时,教师也要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可以通过一些知识的应用实践来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并且不断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这样的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们讨论圆的画法,教师可以向大家提问: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圆规是画不出圆的。可要是真没有了圆规,比如在圆规发明之前,我们就真画不出一个圆了吗?生:不可能。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试着利用准备的材料画圆。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学生将圆形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有的学生利用三角板中的圆形窟窿画了一个圆;还有学生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绳子绷紧将铅笔绕一圈,也画了一个圆……在无比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大家通过思维的激发想出了各种画圆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很好地实现了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相应的数学文化在学生头脑中也越来越深入。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想要更好的展开对于学生的数学文化教学,这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数学文化的渗透;也可以透过对于传统文化的剖析来让学生感知数学文化;还可以通过好的文化环境的营造来深化对于学生的文化熏陶。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很好的深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相应的数学文化在学生头脑中也越来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