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2020-12-08 13:45:45焦雪薇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焦雪薇

(河北省石家庄高新区东羊市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经过长期自觉的训练,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说的条件,需要学生说的,教师绝不代替;多给学生留下交流的空间,需要学生探讨的,教师绝不灌输;多给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包办。此外,教师应关注课堂上偶尔出现的数学语言的瑕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教师还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的语言训练方法,对学生加强训练,如理解和、差、积、商、扩大、缩小、质数、合数等概念。对学生语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点疏忽,如问:“什么是指质数?”有的学生说:“能被1 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质数。”再问:“4 能被1 整除吗?能被他本身整除吗?4 是不是质数?”学生立即意识到自己错了,应该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质数”。

二、教师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在备课时,我总注意备教师的数学语言,做到准确、精炼,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所提的每个问题必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来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第10 页“算一算”时,我出示情景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请用你的话说出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像这类应用题我都是先请学生审题,用自己的话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目的是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思考解题方法。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说时语言不完整,这时我就引导他们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让他们自己试着动手摆花片计算,然后交流各自的做法。这样引导,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

三、学生在动手、动口中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从一年级起,笔者就注意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和训练,给学生多说的机会,鼓动学生动口说,通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9+几时,出示:9+3=?不仅让学生动手作学具,而且让其口述操作过程。首先给操作小棒的过程表达“凑十”的思路,因为9 根和1 根凑成10 根,所以把3 根分成1根和2 根,9 根和1 根凑成10 根,再加上剩下的2 根,共12 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因为9 和1 凑成10 根,所以把3 分成1 和2,9 和1 相加得10,10加2 得12,所以9 加3 等于12。再如:“教学两位学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出示例题:34+2=,34+20=,让学生摆小棒找出它们的答案。然后比较这两首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两位娄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出示例题:34+2=,34+20=,让学生摆小棒找出它们的答案。然后比较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光将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做题的准确性和速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师示范,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小学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如有的学生说:“8是倍数,2是约数。”“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说都不准确。其次,说话要有根据、连贯、通顺。如:“19 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因为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又因为19 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所以19 是质数。”

五、整合各学科,利用数学课培养写的能力和语文课结合起来

在教因数和倍数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说写结合,由于本单元概念较多,不好理解,就利用语言每上一节课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写一句话,最后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时让学生读出自己写的对本单元整理,学生非常乐意。对本单元的知识理解的比较透彻。比如;我班的龙飞同学,他学号是50,他这样写,我的学号是50,1×50=50,2×25=50,5×10=50,2 和25 是50 的因数,50 是2 和25 的倍数,50 的因数有1、2、5、10、25、50.50 的最小因数是1,对大因数是50.50 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50 的倍数有50、100、150......,50 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所以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50 是2 的倍数,因为它个位上是0,50 是偶数。50 是5 的倍数,因为它个位是0.50 是合数,因为它的因数除了1 和50 还有5;50 还能分解质因数。证明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本单元内容。说写结合,既学会数学,又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语文结合起来。

总之,数学语言训练要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长期进行,挖掘教材优势,以科学严格的语言训练来调节思维,来达到训练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灵活性,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导之以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