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020-12-08 13:45:45常玲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常玲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职业中学校,山西 长治 047300)

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点,数学教育对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职数学作为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文化课内容,更是占据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中十分关键的地位。但目前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还普遍存在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课堂沉闷等不良现象,对此,本文探究了提升中职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要合理地运用数学教材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展开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就需要教师首先尊重教材,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材是第一手学习资料,也是教师授课的主要载体。数学教材基本涵盖了90%左右的普高教材中的知识点,教材的确认也是在国家、省、市等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与探讨中确定下来的,其中不仅包含着环环相扣的数学知识,更包含着众多数学教育专家的心得与心血。所以说在现阶段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已有的教材必然是最适合中职学生展开数学学习的资料。对此,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教材,并深入地研读、分析,要结合教材制订相关的教学内容,从中寻找规律,构建知识体系,以更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进行授课。在依据教材授课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注意,在教学中要切记不能照本宣科地进行复制。教材对中职学生来说是最合适的资料,但并不是最全面的学习资料,同时其中的所有内容与思想也不是完全适合所有学生的。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学习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个体理解能力也存在不同,因而教师不能仅仅作为课程执行者,更要有的放矢地整合教材内容,要成为教学内容的创造者与开发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发掘出有针对性的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使教材的价值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而不是成为限制课程发展的桎梏。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以这类例题为基本内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辅以课外参考资料或教师自身经验,将封闭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开放、灵活的形式。另外,教学内容的呈现最好是生动的、新颖的,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实用性,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因材施教地制订教学内容

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往往会设置多个专业,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专业的不同班级、学生个体间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若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必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研读教材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进而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比如,同一个知识点的引入能不能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不同班级的授课内容能不能进行不同方向的延伸等。在面对不同专业、年级、班级的学生时,教师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不同的角度来处理教材中的同一内容。例如,针对有升学考虑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其后续的学习需求,要确保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并适当地将立体几何、概率、导数等内容加入课程教学中;针对毕业后直接考虑就业的学生,则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将侧重点放在最根本的知识上,比如面对电子专业的学生就可以详细讲解复数、三角函数等方面的知识,而面对建筑或模具等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加强几何等内容的讲解。另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在确保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例子、习题,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真正发挥培养目标的作用。

三、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规划教学内容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新知识的讲授要根植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使“旧”的知识“生长”出“新”的知识。从这一观点出发,数学教学更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讲到角的知识内容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回忆起初中阶段平面几何中的知识,知道有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等概念,但记忆比较模糊,具体的关系难以分辨。在这一教学环境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学习直线方程中存在的倾斜角概念来展开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角的概念的理解,明确其含义与应用。通过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在教学中适当地将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入课堂,往往会比直接引入新的知识内容更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此,在制订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新、旧知识的关系,用已有知识促进新知识的获得,即便是负面知识与经验也要加以重视,避免其在新知识的习得中产生阻碍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制订合理的教学内容,对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状态,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并结合学生的专业与已有知识、经验,合理处理教材内容,延伸知识内容,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