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莉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六小学,贵州 遵义 564600)
从教二十多年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在思考一个同行们都待解决的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怎样让学生爱上作文?”笔者尝试过一些方法,都以失败而告终。偶然在一刊物中看到一篇有关小组轮流日记的文章,颇受启发,也决定在所任班级开展小组合作轮流日记,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也给我的工作中减轻了许多负担,为此,就所任班级开展小组合作轮流日记的感受和体会与广大同行交流切磋,浅谈自己的想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学生的习作提出恰当的要求,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兴趣,那么,习作就会成为一种快乐,写日记是学习作文的种基础训练,它是引领学生开启写作大门的一把钥匙,传统的日记形式带给学生观察、积累与练笔的同时,也带给学生较大的痛苦,教师因批改量大而草草了事等现象,而小组合作轮流日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又能积累作文素材,还能营造展示、交流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班的小组合作轮流日记是按5 人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共用一本日记本,小组中的成员协商确定各自固定在一周中的哪一天写日记,并选定一名小组长,一周为一个轮流周期,每篇日记内容自定,形式不限,其他轮到之人必须细细阅读前一位的日记及老师的批语,并作出自己的评述。每天早上同学们互评后由各小组长收交给老师批改,本班学生人数60 左右,每天学生交上来的日记本就十多本,由于批改量的减少,老师能在较短时间内批改完,批改的质量更高了。这种设计的本身没有个人日记的私密性,但增加交流、展示的功能,也形成一种团结协助,取长补短的文化氛围。
小组合作轮流日记除了有教师给出的等级制评,还有教师写的评语,学生互评等形式,教师的评语是促使小组合作轮流日记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轮流日记注重的是积累与交流,引导与激励,更注重的是讨论的参与,夏宁浩同学在读《去年的树》有感中并用诗歌的形式写到:“我想对小鸟说,你信守语言,依然唱着那首去年的歌,你的举动感人,执着追求,你那歌声更是不舍和悲伤我想对伐木工人说,沙——沙——沙的声音熟思又恐惧、美妙可又令人不安,最后,我想对树说,你令人羡慕,也令人嫉炉,因为你有这样的朋友一小鸟,希望你能听到那首去年的歌。”读了这篇日记,令我震惊,没有想到这孩子能用诗歌的形式写读后感,我这样评价:“你对本文内容了解透彻,体会深刻,语言精练,老师希望看到你更多的佳作,加油。”夏宁给同学的这首小诗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纷纷借阅,还上了本校校刊,大水在“七嘴八香”评价栏中写道“你的书写工整,认真,想象力丰富感受很真实,真棒!”留守儿童张小美在日记中写道:“学校要开展科技节活动,我很想做一件科技小制作,可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奶奶最近又常生病,家里没有多余的钱,怎么办?怎么办?这是我小学龄段最后一次参加科技节活动,难道就这样放弃吗?”从这篇日记的背目写下许多感人的话:“别急,张小美,有我们呢!我愿意和你一起做小制作,明天我们和你一起回家去看奶奶,材料的事包在我们身上了。”万美琳同学的家长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他在张小美的日记本中写道:“孩子,别担心,我和美琳一起帮你实现心愿。”以后在同学们的评语栏中常常有家长的笔迹,他们不仅看自己孩子的日记,还浏览其他孩子的作品,这样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写作水平,更看到了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的差距。就这样,一学期下来,有60%的家长参与交流、讨论,他们非常赞同这样的形式来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小小的日记本上不仅记载的是孩子们成长的足迹,还让孩子们学会了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也体现了生生对话的需要,并在有效的交流中营造了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轮流日记的另一个亮点是可在写好日记后,给日记配上插图,画上花边美化,还可在纸页的空自处用名人名言,小常识、脑筋急转弯等补白,每篇日记的美化工作也使学生,教师乐在其中。“小虎队”的谷华在每周星期二写完日记后,总要画上可爱的卡通图形。“小太阳队”的万珉把老师和同学们写评语的地方美化得特别精美,有时是大雁,有时是碧绿的小草、盛开的花朵。更多的则是与日记相关的图案。“爱心队”的程豪在日记后面画了一张警示牌,一行十分醒目的正楷字写道:“请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小精灵队”的成员们在他们的童话连载中画了许多与故事情节相关联的图画,他们的日记,在班里传阅量最大,都在期待故事的结局。这些图案与补白很好地营造了轮流日记展示与交流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孩子们这种目记形式的喜爱,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也渗透了各学科的教学,有效的践行了学科整合。看着一本本设计精美、书写工整、图文并茂的日记本,令我目不暇接,使我爱不释手。同学们在互传阅读时都是那么小心翼翼,担心把精美的日记本弄坏了,因为这凝聚着每个孩子的辛劳,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和收获。奖励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具有必要性,科学的奖励可以强化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也可以使小学生获得自信和愉悦感,每当一个学期后,将对各小记进行评比,根据各小组每篇日记的得分评出一、二、三等奖、个人进步奖、书写工整奖、优秀设计奖等,选出优秀作品粘贴在班级文化园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本学期许多同学的单元作文上了一个新台阶,就连班里的后进生吴自豪同学平时由300 字的作文增加到了600 字左右,记流水账的作文大大减少,抄作文的现象杜绝了。日记本写完后,由各小组得分最高者收藏该组日记本,也许多年后翻开它,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佳回忆录。
小组合作轮流日记就如泉源,作文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轮流日记以其合作性、新颖性、趣味性、吸引了孩子们写日记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当孩子不再应付日记,不再以“编、抄”来应付老师,日记的形式病也就大大地消退,刮肚搜肠的痛苦也会大大减轻,取而代之的是表达与交流的快乐、合作与分享的成长、积累与展示的收获。轮流日记既减轻师生的负担,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组合作轮流日记,点亮孩子写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