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丽华 郑海保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会同鹧鸪希望小学,江西 赣州 342801)
课堂提问,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与学生发生的言语互动以及思想交流。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良好的语文课堂提问能够用开放性思维方式解说曾经的历史与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放学生思想。所以,教师应该把优化语文课堂提问技巧作为一个教学重点。那该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从控制问题难度、构建小组讨论、紧扣教学内容三方面展开论述。
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紧密相连,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度都各不相同,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问题难度太大,部分学生无法回答或没有勇气回答,这样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在不经意之间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到整个班级的同学,注意因材施教,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1】。
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匆匆》一文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作者是运用哪些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此外,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原文的句子。提这个问题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熟悉度,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这篇文章的感染力。学生可能会找到拟人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比喻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等,因为这个问题不难,答案还具有多样性,所以班级的每个同学都能回答。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们体会到了文章的美感,意识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同时让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的基本水平,在下次提问时会灵活选择问题让学生们回答。
小组讨论模式即由多个同学组成,大家一起分析讨论问题,找答案,最后选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团队意识,还能够让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带动课堂氛围。但是,教师在建立小组讨论的时候要一视同仁,鼓励学生各种声音的出现,同时合理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答案【2】。
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一文时,让学生组成小组一起找出“童年的水墨画”到底是怎样的一幅画,并用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回答。俗话说“人多力量大”,进行小组分工,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A 同学和两个同学找到了是在溪边钓鱼的一幅画,静静的溪水映着垂柳,映着钓鱼孩童的倒影,在钓鱼的鱼竿上有红蜻蜓落下,当鱼儿上钩时,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B 江上戏水图,爱玩水的孩子们像鸭群一样跳进水里,在水里互相泼水,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又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C 林中采蘑菇的一幅画,下过雨后,林中的松树仿佛洗过澡一样清清爽爽的,树下的小蘑菇穿出地面,好像一朵朵山花,孩子们带着斗笠去采蘑菇。最后小组内选出一个代表进行答案汇总发言。这样子共同协作找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相互合作的意识,而且同学们的激烈讨论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教学内容是提问的中心,提问大多要围绕课文展开。这样做一方面是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课文内容的把握程度,看是否可以接着开展下个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所以,在语文课堂提问时,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教师问学生要如何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学生结合在这篇课文中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等,思考句子的真正含义,文章想要表达的核心,把这些联系起来,就可以大概理解这句话。就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国安葬,那倒不怎么重要了,长眠于异国他乡又何妨。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充分体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找找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引导学生再进行二次思考。最后,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句子的浅层含义,还要结合文章,进行自主思考,把握其深层内涵。
总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探索答案,这个环节不仅促进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开阔他们视野,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完善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对其不断进行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