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活水自清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2020-12-08 13:45:45王雪莲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王雪莲

(永吉县第七中学,吉林 吉林市 132200)

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我觉得这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从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这才是语文的高效课堂。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生命状态

叶澜教授说:“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创造性的力量诱导出来。” 下面就暑期学习,说说我的做法与思考。以往教学《端午的鸭蛋》,大多是以我为主角,介绍很多相关资料,引入课文。经过学习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布置四个自主探究小组去收集有关各地端午节习俗的文字介绍和图片,然后把资料制作成可以展示的模式,每个小组给2-3 分钟时间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个环节把学生带入情境。最后主讲同学以唐朝文秀的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结束了小组的资料展示。这时同学们都沉浸在对传统文化的怀想中,激起了他们珍惜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在学生们依然沉浸在这种不用精心设定就自然生成的氛围中时,我顺势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这一次搜集资料与制作的整个过程中的感受是什么?”有很多同学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虽然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不尽相同,但是同学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我的教学设计成功了,超出了我的预想。

通过这篇课文的设计,我深深感受到: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

二、创新理念:以导学案为载体,优化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无论教师讲得面面俱到、天花乱坠,学生仍我行我素,作文水平提高很慢,有些学生几乎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即使是写得很优秀的,也只不过是凤毛麟角。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这学期借着学校大力推行导学案的东风,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深挖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轻松愉悦的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展现,其功力不在一朝一夕,而在各种语文能力的长期训练和提高。

三、打造自己的个性课堂

大凡名师的课堂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耳目一新,富有个性呢?首先对文本个性化的感悟:即人们所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出你的哈姆雷特,才是读出了你的个性。有了出自于心灵的感悟,才能去感染和打动学生;有了你的批判精神,才会有学生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你有你独特的体验,它又是发自于内心的,是真切而鲜活的,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吸引学生呢?讲出教材中最震撼心灵的篇章段落,讲出心中最温柔最敏感的感受,讲出读书的思考,讲出生命的困惑,这些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也许,你没有对课文面面俱到的分析,但那又有多大关系呢?既然你已经用你的心智开启了学生的心扉,用你的感悟触发了他们的感情,你就已经给学生们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教师有了出自于性灵的个性化感悟,才能藉此洞开学生心灵,赋予语文课灵动的语文味儿。其次是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读《论语》,作为教师而言,我最喜欢的是《论语·先进》,其中四名弟子各自申述自己的人生理想,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老师微笑鼓励,他与学生之间的那种平等交流,积极鼓励,适时点评,真是其乐融融,如沐春风。个性化的课堂还要与学生情意相通,水乳交融: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人生的智慧,更要有激情的投入。当学生诵出艾青的诗“我的眼睛为什么时常蓄满着泪水”时,老师能够充满激情地应接:“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当学生朗诵出《诗经·蒹葭》时,老师能在一旁深情吟唱《在水一方》的歌曲……这里,老师放下了自己的架子,学生忘却了老师的威严,师生的情感双向交流,智慧的火花相互撞击,教师迸发激情,学生体验激情,课堂成为展示心灵的舞台,成为师生情感激荡,心灵交融的文学殿堂。那么我们的学生怎么能不爱我们的语文课呢?如果语文教师总是能让学生觉着自己的语文老师有才学、有思想,总是对语文课堂充满着一种憧憬,一种探究的欲望,那么我们的学生怎么能不在乎语文呢?我们的语文课又怎么会死气沉沉呢?

四、重视课后的反思

有人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的自我消化处理的过程,当前,教师不够重视教学反思的写作,没有深层次的教学心得体会,教学反思实际上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因而,要重视每堂课的教学反思的写作。如果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形成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杨。值得庆幸的是,我校在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走在了前面,本人也受益匪浅。我认为,重视反思,及时反思,深入反思,有效反思,并持之以恒,坚持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品味的必由之路。

我想高效课堂的构建,没有一定的模式,一定要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当然,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不断地摸索和积累。我深信,只要我们认真地钻研,就会有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