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2020-12-08 13:45:45郝彩明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郝彩明

(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焦作 454492)

引言

中职教育的基础课构成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为其他科目学习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使学生今后的就职道路更加宽阔。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要加快深化语文教育改革工作,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的模式,以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发展课程,继而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在职业教育中的优势作用与功能价值。

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得中职教育越来越注重增强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提高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要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角度,增强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使中职的语文课程教学朝着高效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从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可知,中职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度较低,这与中职生原本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具有一定的关系,中职生的文化课水平不高,因此进入到中职阶段,教师的授课难度大,所面临的学生存在厌学等心理。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不是专业课程,只要将专业课学习好就行了,学不学语文没有多大的关系,这种心理使得中职生在语文学习时存在“重理轻文”、“重技轻文”的思想,而且也有很多家长与学生具备这种观点,因此在语文学习时存在态度不认真的情况。另外,中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存在灌输教育的现象,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而且教学的内容相对枯燥,存在赶进度的心理,为此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不感兴趣,甚至还有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游戏、玩手机,不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针对上述的问题,要求中职语文课程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语文课程的教育模式。

二、以提升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就业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语文教学也要围绕着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宗旨,在课程内容选择、课程设计上要注重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发挥语文对职业生涯的指导作用。因此不同专业的语文课程在内容上应结合专业的特征来设定。比如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师,那么语文课的开展要注重增加其语言表达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教育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等,以此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继而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借助课堂点评与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学生在获得鼓励的情况下,有利于提升语文学习的信心。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正面的、积极的鼓励与暗示,即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错了,也要用鼓励的心态来评价学生。教师只有给予学生适当地肯定,对课堂知识内容进行评价,才能使学生越发地喜欢上语文。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有学生勇敢的举手并站起来回答问题,这种主动学习、回答问题的态度就很好,然后教师再结合其回答问题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指出其回答问题的优点,如果存在明显的缺点,教师也要先给予其正面的评价,然后再指出学生美中不足的地方,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创设语文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情境

为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要加快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提高对学生主体角色的认同与理解,从而使学生感受愉悦的课堂环境氛围。比如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时,可以知道学生依照课文的内容来创作课本剧或者编一段相声,这样通过设计核心问题、模拟情境的教学方式,则能够缩短学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的距离。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语文学习的主题,即“求职面试”等,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语文面试的技巧与能力,现代社会中找工作必然会经历求职面试的环节,然而对一些刚走入或者没有走入职场的学生来说,自身的求职大多是第一次,因此要学会做好简历、进行自我介绍、与HR 交流等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模拟和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继而提高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增强语文的应用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要求中职语文教师提高对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教学环节要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来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职业,这样则会增加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也有利于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