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地摊经济管理的着力点

2020-12-08 06:31
魅力中国 2020年28期
关键词:摊贩主体经济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自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第三次会议召开以来,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多次提到地摊经济,点赞了成都的“五允许一坚持”政策。地摊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城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途径之一。放开地摊经济政策,意在增加就业方式,保障民生需求,恢复城市经济社会秩序。地摊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管理发展必须满足AGIL 功能条件,本文通过AGIL 模型中的“适应性”“目标”“资源整合性”“潜在模式”四个方面,分析当前城市地摊经济发展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结果表明,地摊经济管理的着力点可以从加快构建地摊经济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地摊经济发展目标、发挥各类主体效用、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四个方面来阐释。

一、帕金森社会行动系统论——AGIL 模型

AGIL 模型是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中的四种功能模式,他认为这是社会系统或社会组织变革发展所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主要用于分析社会系统或人类生活环境。AGIL 模型包括了行为有机体、人格、社会和文化系统四个方面,分别对应适应功能(Adaption)、目标达成功能(Goalattainment)、整合功能(Intergration)、潜在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四项功能。

(一)适应(Adaption)——对环境条件的适应

环境条件是指所处的周围的条件,对不同的对象和科学学科来说,环境条件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为了生存下来,系统就必须对所处的环境条件作出必要的适应。

(二)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从环境中获取目标的取向

所有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这一目标导向就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在环境中获取目标导向时,系统会根据环境条件的属性查找对应的目标导向。

(三)整合(Integration)——系统整合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为了是系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必须将各个要素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从而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四)潜在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系统模式维持

为使得系统在任何情况下保持且使其继续存在,必须要定期不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查,以确保系统运行良好。

二、基于AGIL 模型的城市地摊经济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城市传统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时代地摊经济发展要求

地摊的管理规范度是检验一个城市管理制度效率高低的重要体现,城市管理是伴随城市的发展而产生,其目的是为了更好规范城市秩序,解决城市中所存在问题,以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目前城市地摊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垃圾分类规范度低、消费者维权难、影响城市交通以及市容市貌等问题,在其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短板问题是城市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传统城市管理制度难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滞后性。

(二)城市地摊经济具体管理目标模糊

地摊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调整城市供给侧结构性需求,促进消费转型升级,以往城市地摊管理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摊贩进行全面封杀。而在地摊经济合法化后,如何处理好在地摊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好城市卫生、地摊经济与店铺经济如何实现共同发展,如何维持好道路交通秩序、地摊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营者与执法者的关系等现实问题,城市地摊发展中面临的这些问题如何合理解决,政府管理部门目前具体目标措施并不明确。

(三)城市地摊经济管理各类主体资源整合不充分

地摊经济处于城市经济的边缘地带,拥有着丰富的市场、社会、民生文俗资源,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但人们对其社会作用认可度普遍较低,以致难以充分发挥资源其优势作用。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各类主体资源作用不明显,经营者、消费者、执法者等各类行为体的定位职责不明确;城市立法与城市管理衔接度不高,未能通过组织内部的制度建设来实现对地摊规范管理和力量整合;政府城市管理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落差,未能根据当前城市进入新时代和面临更多挑战的具体现实问题来发展完善制度体系。综述,城市管理中主体资源整合不够充分,存在资源利用率低问题,大部分城市地摊产业未能得到合理重视,发挥优势作用。

(四)城市地摊经济管理文化氛围紧张

地摊经济对于疫情过后落实“六保”政策、刺激城市居民消费和促进经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展示在建设文明城市的同时其本身所具有的民本情怀和民生温度。政府执法人员在对摊贩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因为摊贩人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理解能力不足等素质文化因素,对其尊重度低、耐心差,存在偏见,从而进一步导致管理双方关系紧绷,反而更不利于引导摊贩合理正确的进行经营活动。摊贩方面,因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他们所造成的垃圾分类管理难度增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损害市容市貌等负面影响重视度不高,不能充分理解和解决在地摊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三、基于AGIL 模型的西藏地摊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快构建地摊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管理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制度秩序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相当重要,它是人们行动规范和合理的依据。城市管理系统要想实现现代化、跟上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就是加强城市管理制度建设。具体而言,提高地摊管理的制度水平首先要把城市管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战略布局中,依托国家战略的先进性和整合性,使地摊管理子系统紧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度。首先,可设立严格的摊贩考核扣分制度,在经营过程中若出现占道经营、垃圾分类清理不规范或损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情况,在其“经营档案”上进行扣分,若达到一定次数上限,则纳入“黑名单”。其次,对摊贩的进货来源、餐具卫生、个人整洁度进行统计评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卫生安全,纳入文明城市建设考核体系。最后,进行分时分区管理,规定地摊经营时间,有条件的城市可设立专门经营地段,条件较差的城镇可将摊贩集中于远离道路主干道的区域,划定经营边界,形成一定规模,并安排专人进行卫生检查,制定明确卫生标准。

(二)明确地摊经济发展目标

要想激发地摊经济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政府应制定专门的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厘清地摊经济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重点任务,将地摊经济管理纳入城市总体管理规划中。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充分发挥管理智慧,优化行政管理职能,使地摊经济深切健康融入城市发展,成为城市文明的一大象征,有序的“地摊经济”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更能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首先,使地摊经济合理化合法化,推动地摊经济规模化,坚持民生与市容并存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其次,实施精细化管理,发挥商户自治作用,可将商户随机匹配进行相互监督管理,以更好达到地摊管理目标。最后,转变管理者观念,尊重和维护摊贩权益,缓解两者之间矛盾,使商户自愿遵守卫生管理标准,规范自我行为。

(三)发挥各类主体效用

基于地摊经济管理中的主体多元性,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推进构建帕森斯理论的“社会共同体系统”,在这个共同体系统中,每个主体之间采取协同合作的治理方式,分工协调、互相监督,最终达成最优化治理。要想形成多元治理主体的和谐格局,首先要调整和扩大地摊经济管理系统的主体范围,对治理主体进行明确清晰的定位、分工和角色调适,法律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地摊经济发展主体责任,要加强立法,通过法律形式将地摊经济以及主体职责规范化,使根据法律法规来管理地摊经济,各级政府严格执法、摊贩严格守法。其次,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给予政策支持,建立摊贩政策一对一宣传监督到位制度,充分发挥摊贩自治的作用,把主体自治引入社会治理体系中,实现共管共治。最后,要广泛吸纳城市公民参与摊贩管理体系,将公民在地摊经济发展中所发现的问题聚集起来,充分发挥民智,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地摊经济发展。

(四)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要想构建好地摊经济治理系统,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协力运作其效能,筑造好人们对于地摊经济的认同感、参与感,提升凝聚力。文化为城市管理发展提供思想指引,有利于转变管理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思想观念,提高摊贩文化素质,从根源上对地摊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猜你喜欢
摊贩主体经济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误 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论碳审计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协作自治:摊贩治理的昆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