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在非英语母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以达到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谈话对象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的水平,是大学英语学习者的目标之一。[1]2在Jenny Thomas 的著作中将语用能力定义为叙述者有效地使用语言为交流工具以达到预期目的和聆听者在具体的语境下理解语言的能力。[2]因此,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关系到说话人是否能完成交际目的以实现交际意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表示礼貌或维系社交关系在见面时常会说一些礼仪性的问候的话,即招呼语。但是由于英语基础知识薄弱以及对英语文化价值模式认识不够,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特别是招呼语方面存在大量的语用失误现象。因此,对学生招呼语语用失误进行分析,以及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相比所存在的异同,可以发现学生语用能力所处的阶段,最终将改进方法融入到大学英语日常教学中去,以此达到提高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达到用英语流利进行交际的目的。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按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分数将40 个学生分为已通过和未通过两组。首先通过书面语篇补全测试(Dialogue completion Test)的方式将选定的20 个场景以选项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初步选择,以此研究学生的招呼语语用失误类型。但是考虑到书面形式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通过自身的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对所使用语言表达进行加工,其结果不足以充分说明其真实的语用水平,因此本研究还通过口头语篇补全测试(oral DCT)的方式,即让学生以听10 个打招呼的录音并当场进行口头回复的方式模拟真实的情景以观察学生的临场反应,并进行录音。在这种情境下学生需要用下意识的第一反应进行回答,没有时间调动显性知识,因而能够表现出其言语行为表达的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以此研究招呼语语用失误的具体特征。在书面和口头测试之后,再抽取一部分学生就英语学习和交际方式等方面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询问。
本研究的分组标准为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调查对象年龄区间为18-20 岁,均无海外生活的经历,学习英语的年限均为8 年以上,研究采用的工具主要有录音软件Camtasia studio 和检索软件AntConc。
本研究主要想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本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招呼语语用失误体现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哪些具体特征?
2)学生招呼语语用失误原因以及对策是什么?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招呼语的语用失误方面的差异性较明显,未通过四级组的总体语用失误比率达到了69.7%,四级组则为48.5%。通过研究发现,本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招呼语的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lum-Kulka 将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招呼语的类型概括为职业头衔、家族姓氏、本人名字、对方昵称等方面[3],交际中双方的称呼是招呼语的重要内容之一。用AntConc 软件对学生的录音文本进行检索后发现,40 个学习者称呼使用错误次数多达87次,包括“teacher”68次,“classmate”4次,“boy”15次,在与老师对话的5 个情景中,学习者使用“teacher”这一称呼的频率非常之高,但是实际上这种称呼习惯在英语本族语者中并不存在。在许多日常交际语境下,中国学生习惯于将中文中的称呼直接用英文来表现。例如,在上课前向老师打招呼,大部分学生直接说“Good morning,teacher”,但是实际上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对老师使用的称呼并不是“teacher”而是“sir”。在书面测试中有关家庭成员、亲戚或领导见面场景的选择时,有89%的学生选择了可以体现长幼尊卑的词汇,例如“Uncle”、“Director”、“Manager”等,而不是以“Mr.”、“Miss”等直呼其名。在宿舍对话的情景中,72%学生在同学之间打招呼则使用昵称“Lao Da”,“Da Jie”等等,而不是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使用的“Dude”、“Man”。
在与不是很熟的人攀谈时,78%的学生会直接问“What’s your name?”,而同样情况下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往往先会说“My name is XX”,再询问对方的姓名。在食堂见面时,大部分同学之间打招呼用:“Have you eaten?”而同样情况下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只会说“Hello”或“Hi”。在路上遇见时82%的学生选择了“Where are you going?”作为招呼语,而同样情况下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会认为这是涉及个人隐私的,不便于回答的句子。还有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从天气的话题开始聊天,而中国的学生没有这样的习惯,往往会选择体重、衣服之类的话题开始寒暄。
母语负迁移的定义为:受到母语和本族文化的影响,学习者忽略了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在使用目的语时直接套用母语的语用规则,结果引起误解而直接导致交际失败。[1]119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不仅仅是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写法和句子结构,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文化背景是截然不同的。本研究发现,学生将中文中的称呼语直接翻译成了英文,例如使用 “teacher”、“classmate”、“Lao Da”和 “boy”这些英语招呼语中基本不使用的词,这种做法是一种中式英语的体现。
除此之外,语用原则中的礼貌原则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同样体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毕继万提出“汉语招呼语旨在对对方的关切和尊重,而英语招呼语则重在问候。”[4]出于礼貌和尊敬的目的,在中国向权势关系高于自己的听话人打招呼或问候时会称呼对方的身份或头衔,如:“王老师”或“李主任”。而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只会简单地称呼“sir”、“Mr.”或 “Miss”。而英语本族语同学或平辈之间也不会相互称呼让人觉得不够尊重的“boy”,只会简单问候一句“Hello”或“Hi”。由此可见,学习第二语言不能只是局限在死记硬背词汇和语法,而是应该将语言背后承载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一起研究,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社交语用失误。
作为研究对象的本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安徽本省,没有长期接触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经历,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输入方式是小学到高中时期的英语课堂教学。通过询问得知,在和老师打招呼的情景中选择“Good morning,teacher”的同学在真实的英语课堂中就是如此与老师打招呼的,实际上在小学的英语课本中并没有出现过用“teacher”来与老师打招呼的句子,而是用“Mr.”与“Miss”,但是学生表示并没有发现这两种称呼有什么区别,老师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讲解。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课文中的招呼语的模板式问答,例如“How are you?”学生的第一反应回答就是“Fine,thank you,and you?” 由此可见,学生出现大量招呼语语用失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课堂教学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英语的词汇、语法方面的讲授而忽视了语言背后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另一方面,大部分的英语教师自己本身没有长期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接触的经历,对于学生日常使用英语对话时出现的语用失误也没有给予及时指出和纠正。
本研究将参与调查的学生按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分为两组,并且发现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招呼语的语用失误方面的差异性较明显,四级组出现的语用失误比未过四级组少21.2%,经过询问调查后发现,四级组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更愿意主动接触英语电影、电视剧、报刊和杂志等以了解更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而未过四级组的同学则大多数表现出对英语的畏难情绪,也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或接触与英语有关的知识,有的还认为自己毕业工作后不会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因而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英语日常用语的积累也仅限于课本上给予的对话模板。
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交际工具,招呼语的使用得当与否关系到对话双方的第一印象以及交际的成败。由此可见,在今后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重视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将对话练习设定在具体情境中并介绍真实具体的对话为范例,以此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不是仅仅讲解课文语言点,将课堂语言教学与语用原则和文化习俗、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结合。
作为交流工具,语言是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承载体,在现阶段的世界共同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为语用失误造成的误解和交际失败的例子不在少数。作为交际的“开场白”,招呼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本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招呼语语用失误研究的结果分析可以发现,英语教学培养模式亟需改变,作为英语教师要改变自己以往“重考试轻运用”的观念,将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日常教学结合,培养出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