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冀南新区花官营乡闫家浅学校,河北 邯郸 056000)
客观角度来看,思维导图属于一种思维工具,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优化知识难点与重点,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的难度,有效对知识体系进行合理地完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不仅能够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还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没能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一方面,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教学的框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也能够间接提升其教学反思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进行书面表达,提升其学习效率。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构思各类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建构学生的抽象化思维模式,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层面的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从思维的层面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思路,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应用思维导图还可以在语文课堂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构化是思维导图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将文章内容以结构化的图形呈现出来,非常适合中高年级学生梳理段落、篇章结构。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课《秋天的雨》,课文2.3.4 自然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很容易发现第一句话是一整段的中心句,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也就容易很多。学完全文之后让学生再观察思维导图,这时学生就会发现整篇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可以说思维导图让原本枯燥的,摸不着的谋篇布局,构段的方式变成可见,对学习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对低年级来学生来说,思维发展还不够全面,教学上可以采用补充式思维导图,教师先给部分图再让学生完成每部分下面的分叉图,这样扶、放教学,降低学习难度,也让学生对文章结构有完整的认识。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发现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两个方面?结合回答,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然后再把“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进行分叉,让学生自主去填写下面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围绕关键词,展开对语文知识内容的想象,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以及创造性,改善学生单向思维的惯性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发散性思维,使其具有良好的逻辑性,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印象,使得枯燥的知识内容变得有趣灵活,为学生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将枯燥的文字转变成生动形象的图画,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语文知识内容,并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自学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曾布置学生预习作业,也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但是很多学生依然把预习作业当成没作业,在这样的学情之下,预习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预习成了一种形式,所起效果甚微。自从在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看到关于字词句的思维导图之后,我便尝试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预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预习作业质量提高很多,可以说思维导图让预习更高效。下面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为例,谈谈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运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主人公小女孩,其实和学生年龄差不多大,她的遭遇会让学生心疼,想去了解她,于是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来评价小女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能围绕中心词“小女孩”进行发散,写了很多的词语评价她,如: 漂亮、乖巧、胆小、饥饿、寒冷、可怜、孤独缺少爱……在这些词语的面前,小女孩形象也就丰满了起来,学生的思维更加完整,在课堂中学习的时候,他们也会从多个方面对小女孩的形象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在自我展示的环节中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鼓励和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目前思维导图用于小学教学的好处也越来越明显,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时,也要注意适时、适度,还要不断地钻研思维导图的应用形式,养成结合思维导图发展学生阅读思维的习惯,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