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前进小学,河北 衡水 053000)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略地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要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的实用价值,才能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实际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到超市购物需要估算大概要付多少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大约有几十平方米,估算外出旅游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例如:从学生熟悉的去文体用品商店购买文体用品的具体情境引入,学生比较有认同感。首先出示商店的玻璃柜台图片,里面有各种文体用品的价格:一支钢笔18 元,一个书包58 元,一个彩色皮球23 元,一个文具盒31 元,一本笔记本10 元,一副乒乓球拍39 元……让学生说一说每样物品的价格分别接近几十元,再让学生估计一下带100 元钱可以买哪三样物品。因为学生之前已经说过每样物品各接近几十元,因此学生比较容易用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进行估算。然后分别指名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进行板书,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带的钱不够,如:39+58+10已经超过100,那么学生就得将其中价格贵的商品换成便宜的商品,这样100元就够了。通过熟悉的购物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是很有必要的。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联系现实生活情景,设计一些让学生练习估算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与实践中不断地感悟估算的便捷与好处,增强学生学习估算的乐趣,鼓励他们进行交流、对比各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在多样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意识,从而提高他们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因为没有认真读题目,造成选择结果错误的例子很多。
比如例题:李师傅每天加工800 个零件,张师傅每天工作8 小时,每小时加工100 多个零件。谁加工的零件多一些?
大部分学生用了这样的方法,张师傅:100×8=800(个),800=800,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反而得出错误的答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再读题目,将题目中的“100 多”中的“多”字圈起来,让学生说说“100 多”是什么意思?经过再次审题之后,学生明白了100 多乘8 等于800 多,比800 个多一些,所以是张师傅加工的零件多一些。
认真审题的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前提,只有引导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将其中的关键字圈起来,才能慢慢地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习惯,才能估算出正确的答案。
估算虽然是一种大概的估计,但并不是凭空猜想的,那种没有根据的臆想乱猜往往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那么如何进行估算才能更具合理性和准确性呢?估算的基本方法有:
根据实际情况把两个数看成大约整十、整百的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能很快估算出一个大致的得数或范围。
例如:38 名学生去儿童乐园游玩,每张门票9 元,大约需要几百元?这里把38 看成40,把9 看成10,40×10=400(元),大约需要400 元。
就是通过观察规律、运用规律,判断大致结果的方法。
比如:先观察一摞20 本作业本的高度是多少,再让学生判断另外一摞大约是2 倍高度的作业本的数量是多少?
先让学生观察第一摞作业本的高度,然后再估计第二摞作业本的数量,并让学生说说根据什么来估计的。这里就是通过作业本高度的变化规律来大致估算第二摞作业本的数量的。
例如:张老师带21 名学生去参加体育比赛,每辆出租车能坐5 人,需要多少辆出租车?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是:21+1=22(人),22÷5=4(辆),多出2 人,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多出来的2 人怎么办?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可以想到还应该增加1 辆出租车,4+1=5(辆)。
在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多余的材料无法做成一件成品,那么多余的材料就应该用“去尾法”将余数去掉。例如:把一根100 米长的绳子,剪成3米长的短绳,最多能剪多少根?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100÷3=33(根),多出1 米,根据生活经验,多余的绳子达不到3 米的要求,因此要将余数去掉,取整数部分33 根。
在学生学习了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以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了这样的一道题目:
周末,妈妈和小华去超市买了3 袋一样的饼干,超市的饼干价格如下:苏打饼干12 元/袋,牛奶饼干19 元/袋,巧克力饼干23 元/袋。妈妈付给营业员60 元,请你猜猜妈妈买的是哪种饼干?
一开始,很多学生都拿起了笔用竖式计算,但有三四名学生很快举起了手,我就抓住时机让那些举手的学生说一说怎样判断出来的,其中一个学生说:12 接近10,买3 袋大约要30 元左右;19 接近20,买3 袋大约要60 元;23 也接近20,但是比20 大,买3 袋总价要超过60 元了,所以他判断出:妈妈买的是3 袋牛奶饼干。这个学生的方法就是估算,他的方法又简便又快,思路也很清晰。
通过笔算与估算的比较,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其实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算出非常精确的得数,有时候只要大约估算出结果就可以了。
小小的估算,蕴藏着大大的智慧。总之,教师要做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的有心人,尽量结合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契机组织学生观察、分析;通过交流估算方法、技巧等途径,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估算的乐趣,并切身体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凸显估算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