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浦北县龙门镇马兰小学,广西 浦北 535318)
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最先开始在美国的教育界,主要是倡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互相合作和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教学成效,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能力水平以及潜力等进行分组合作,分成不同层次的群体,并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够主动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学生自然会忽视这方面的学习意识,导致语文教学陷入生词与词语的简单堆砌,只追求背诵课文,并没有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就是单纯的跟着老师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就会逐步丧失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降低。而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探究欲望,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称作是发现教学、研究教学,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只需要发挥引导作用,给出学生一些相关的问题或者实例,在缓和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感受情感的同时学习语文知识。
其次,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提升自身素养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是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但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背诵量,还需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给生活带来正能量,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进行合作探究教学,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整个作品的感悟力,加深其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能够提升文学表达水平。学生能依据自己实际中不同的情感认知能力来进行合作探究,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通过进行合作探究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途径自主独立的探究和发现,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客观研究,找出发展的缘由以及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形成自己的概念。并把这些感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还能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让内涵得以充实。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可以建立相应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工作小组,针对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点开展小组讨论,建立分组学习机制。教师在其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能够主动为学生解决预习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理解重点和难点。在课前学习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与所学到的课堂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尤其是那些具备启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带着这些任务去展开学习。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要求差异,在预习阶段就能够分层次进行,基础稍差的学生预习稍微浅显的知识点,基础稍好的学生预习深入点的知识点。在合作探究学习背景下,能够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愿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模式,要确定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设计是整合教学活动的基础,也关系到合作探究教学成效。比如,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位成学习颜色词汇“红、黄、绿”等,这样在选择短语、句子或者设计对话等都要围绕这几个颜色词汇进行开展。这就是教学活动的第一步设计,第二步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再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合作探究把知识点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像学习《养花》这个文章的时候,鼓励学生去回忆生活中的细节,看家人或者亲戚在养花过程中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再结合课文学习来讨论一下“作者养的花什么样?”“养花为作者带来的变化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来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内容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在开展合作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有所侧重,不能全部都融入进去,可以把整个知识点分为四个要素,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和体验,及时观看教师制作出的关于养花的视频,引导学生去讨论视频中的几个要素,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在讨论之后让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设计来跟学生进行实践性互动,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的合作探究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合作探究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增强其学习自觉性,变得更加有责任感,为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