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爽
(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0)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不同阶段和不同特点的小学生对体育需求的也不同,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能够锻炼小学生的体育素质,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科学的策略应用差异教学法。
传统的模块化体育教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一成不变的体育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主动性在学习运动技能当中的发挥,差异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日益应用到了体育教学之中,通过从学生的具体需求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能够在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使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弥补发展的弱项、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小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学有所得,从而在体育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人性化教学模式。其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差异教学法能够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挖掘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潜力和动力,从而在体育教学当中通过教育平等的理念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体验过程。
差异化体育教学法体现在通过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差异教学法,体育教师应当首先通过加强对差异教学的教学观念进行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
例如,在进行单脚跳接力这部分内容的体育教学时,教学目标是通过单脚跳接力锻炼学生动作的敏捷性以及弹跳能力,在教学组织的层面上,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通过体育特长生、一般学生和体育学困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针对单脚跳接力,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要进行单脚跳接力,我们首先要训练单脚跳的动作,接下来就让我们以ABC 的形式进行小组学习,C 大组的同学可以自由挑选A 或者B 小组的组员进行组队。”通过这样的方式,A 层次的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当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协助B 和C 类的学生进行单脚跳的技能学习,而且层次的同学能够通过与不同体育水平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针对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增加单脚跳学习的难度,融合多种技能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要,从而使体育教学能够进一步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发展,针对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注重多带动学生在学习单脚跳技能动作当中的积极性,在体育课堂当中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进一步深入领悟,而对于学困生而言,体育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带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信心,通过易于掌握的方法教授学生单脚跳的技能。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单脚跳运动技能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单脚跳接力,从而保证学生在一定的体育学习基础之上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通过在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上,优化体育教学过程能够将差异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当中,使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收获快乐的学习体验,同时使体育教学更好地满足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除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也是进行差异教学的重要因素,在体育课堂当中通过差异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关注学生特点进行差异教学。
例如,在进行的广播体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动作技能掌握较好、学习较快的学生,他们的体育学习以体育比赛和发展特长为主,一类是动作技能掌握较差、学习较慢的学生,他们的体育学习以提高体育素质和培养体育风尚为主,在进行广播体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广播体操的一到八节,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广播体操的一到八节来展开比赛,第一大组的同学可自由分为四个人一组,第二大组的同学主要负责裁判、比赛分数的统计和拉拉队。”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照顾到了不同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比赛引导学习加快的学生进一步的优化动作技能,更好地学习广播体操,而让体育学习较慢的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担当一定的职位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之中,发展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的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差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运用能够通过从学生的具体需求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能够在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使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弥补发展的弱项、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且挖掘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潜力和动力,从而在体育教学当中通过教育平等的理念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体验过程。因此,体育教师应当首先通过加强对差异教学的教学观念进行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通过关注学生特点进行差异教学,加强体育小组的合作交流从而使体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差异教学法对于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当中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